端開始軟化。

他屏住呼吸,將熔化的釺料精準地點在熾熱的金屬縫隙上。

奇妙的一幕發生了。

暗紅色的液態金屬順著那道狹窄的縫隙迅速流動、滲透、填充,完全依靠毛細作用,將合金板和鋼板緊密連線在一起。

斷電。

等待冷卻。

車間裡只剩下二氧化碳發生器輕微的“滋滋”聲。

孫強和劉虎大氣不敢出,眼睛瞪得溜圓,盯著那坨不起眼的耐火泥。

幾分鐘後,李向前拿起錘子,輕輕敲碎已經硬化的耐火泥外殼。

一條平整、均勻、泛著暗紅色金屬光澤的焊縫呈現在三人面前!

“這……這就焊上了?”孫強湊近了看,滿臉不可思議。

李向前拿起錘子,對著焊縫兩側的母材狠狠敲了幾下。

【鐺!鐺!】

金屬發出沉悶的撞擊聲,焊縫紋絲不動!

他又找來一把大號管鉗,用盡力氣試圖將兩塊金屬掰開。

鋼板邊緣被夾出了深深的印痕,但焊縫處毫無鬆動跡象!

強度足夠!

他讓劉虎打來一盆肥皂水,塗抹在焊縫上,然後用嘴對著另一端吹氣。

沒有一個氣泡冒出來!

氣密性也過關!

“成了!”李向前扔掉管鉗,抹了一把頭上的汗。

這種土得掉渣的“保護氣氛釺焊”,竟然真的成功了!

孫強和劉虎爆發出壓抑不住的歡呼。

“我的乖乖!向前哥,你這腦子是咋長的!”孫強激動地拍著大腿。

劉虎看著李向前的背影,眼神裡充滿了敬畏。

有了成功的試驗打底,李向前不再猶豫,立刻著手對那臺500L舊反應釜進行正式改造。

他和劉虎、孫強一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那塊沉重的環形合金板小心翼翼地固定在反應釜頂蓋的內側。

然後,重複之前的步驟:塑形耐火泥罩,通入二氧化碳,高頻感應加熱,用自制釺料進行釺焊。

過程繁瑣而枯燥。

接著,他們又切割了更多的合金板材,作為襯板,一點點焊接到反應釜加熱夾套的內壁上,用來強化最容易被高溫高壓腐蝕的區域。

整整三天三夜。

車間裡始終瀰漫著金屬加熱的灼熱氣息,還有小蘇打與稀硫酸反應的淡淡酸味。

三人輪流操作,輪流休息,幾乎沒有閤眼。

當最後一處焊縫冷卻,李向前仔細檢查了所有連線點,確認沒有任何瑕疵後,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臺經過“魔改”的反應釜,靜靜地立在那裡。

它的外表看起來更加斑駁,佈滿了耐火泥燒灼和釺焊的痕跡,像個打滿補丁的老兵。

但李向前清楚,它的核心部件——頂蓋和加熱夾套內壁,因為有了那層堅硬耐熱的特種合金保護,其耐溫、耐壓、抗腐蝕能力,已經遠超從前!

他估算了一下,這臺改造後的500L反應釜,安全操作的溫度和壓力上限都大幅提高,這意味著單次反應時間可以縮短,投料量也能適當增加。

綜合下來,生產效率至少能提升50%以上!

紅星廠那令人頭疼的五倍訂單,總算有了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