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面中之王 (第1/2頁)
饞哭四合院:災荒年的美食小酒館 為愛發電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鍋裡的高湯還在小火煨煮,張友仁抽空看了一眼徐慧真麵糰的揉制情況,然後接了過來,扣詞條。
刀削麵講究勁道,有嚼勁兒。
後世有的是高筋麵粉,與科技狠活。想多勁道就可以多勁道。
這時代什麼都是純天然,製作刀削麵的麵糰,必須透過醒面,來讓麵糰發硬。一些制面高手,更是會透過洗面的方法,加入麵筋,增強麵糰的勁道。削出來的麵條才會勁道有嚼勁。
夏秋季,醒面需要1個小時。春冬季天寒,就可能需要兩個小時。現在已經是中午,不可能再洗面,又或是等兩個小時醒面再吃飯。
所以張友仁接過揉制的麵糰開始扣詞條。
把《新鮮麵糰》(灰)上的“新鮮”二字扣掉一點兒。
不要全扣掉。
按照百分比扣,扣掉百分之多少,與麵糰的硬度成正比。
這是張友仁發現扣詞條能力後的進一步運用。
但是同樣的,只能改善口感,面還是那個面。
不過陳雪茹卻好奇地靠了過來。
一個廚藝不咋滴的女人,非常渴望一個好廚藝。
特別是現在,定量供應,哪怕是陳雪茹也不能一直下館子,早有心提升自己的手藝。
陳雪茹與徐慧真交好,多少有蹭徐慧真手藝的原因。但是二人相愛相殺啊。
陳雪茹不弱於人,特別不能弱了徐慧真。
認識了這麼久,愣是沒有開口向徐慧真討教過廚藝。
而今天,張友仁的高湯是真的驚到她了。
重要的是什麼?
重要的是張友仁只是切切肉絲,炒一炒,加水一煮。
香了!非常香。
陳雪茹覺得這樣的廚藝很簡單,她學她也行。
於是越看越入神,越看越靠近。
幾乎已經緊挨著張友仁了。
然後。
一股幽香鑽進了張友仁的鼻子中。
是陳雪茹身上的香氣。
這種香氣一出現,便直往人鼻子裡鑽。躲都躲不開。
緊接著,徐慧真也鑽進了廚房。
這位是有廚藝在身的。她非常好奇張友仁是怎麼一煮,便煮出高湯來的。
她是知道高湯做法的。想熬出高湯,至少也要八個小時以上,甚至有時候需要熬製一天一夜。
但張友仁的高湯,開鍋便香,甚至比的上人家百年老字號高湯的香氣。這怎麼能不讓她好奇。
但廚房只有那麼大,張友仁身邊的位子已經被陳雪茹搶了。徐慧真只能蹲在灶火旁,臉蛋被火映得紅撲撲的,往灶裡添著柴,眼睛還時不時眼巴巴地瞅著鍋臺上的高湯。試圖看出些什麼。
當然,她什麼也沒有看出來,但是湯卻更香了。
雞湯的鮮,豬肉的香,不斷湧入她的鼻腔。
即便是徐慧真也沒有過,豬肉與雞一起吃那麼奢侈過。再加上這特殊的年份,完全離不開灶臺了都。
陳雪茹也沒閒著,在案板前忙活著,幫忙拿出一隻只的碗筷。
同時。
窮人的孩子早當年。
寶兒與理兒見大人們全在忙,她們也不閒著,捱過打的理兒這時候沒有計較自己的捱打的事,心中只有幫忙的念頭。她與寶兒一起,吭哧吭哧地在一旁搬柴禾。
小手拿不多,只能一根兩根地拿,但卻是樂此不疲,彷彿自己也因此成為了大人一樣,可以做活了。
人在小的時候,總是一心想長大。
廚房在火焰的熱度下,不斷升高溫度。
這溫度不僅帶來了高湯的香氣,同時也炙烤出了愈發多的女兒香,以及奶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