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複利思維需要勤勞思考 (第1/3頁)
學會複利思維,下一個有錢人就是 回望餘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關於複利思維的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愛下圍棋的國王,他每天都至少要下一盤,否則就寢食難安。可找不到對手,非常苦惱。後來,一位大臣自告奮勇說:“陛下,我來陪你下吧。”國王大喜,終於找到對手,水平還差不多,殺得難解難分。但時間一長,國王覺得自已的水平居然有了明顯的提高,便問大臣:“愛卿,你的棋藝怎麼突然進步這麼多?”大臣說:“陛下,實際上是我輸了。”國王詫異:“輸了?”大臣說:“是的,我每次只輸陛下您一子。”
國王愣住了,看著滿盤的棋子,最後,他明白了大臣獲勝的秘密——每天只輸一子,到最後,日積月累,便贏得整盤棋局。
這便是複利思維。複利思維就是做一件事,A導致B,B反過來加強A,不斷迴圈,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知之者賺,不知之者被賺。”
一、複利思維,讓每一分付出都疊加成長勢能
複利思維可以用在很多領域。比如,金錢。如果我們把一筆錢存到銀行,利息是5%,存1年後,連本帶息再存進去,第二年再產生利息……你會發現,錢會越滾越多。
比如,知識。每天學習一個小時,一年之後,你會發現自已有了質的進步。
比如,健康。每天運動半小時,一年後,你會發現自已的身體素質有了顯著的提升。
比如,人脈。每天認識一個新朋友,並維護一份舊友情,一年後,你會發現自已的圈子發生了很大變化。
複利思維的核心在於:耐心和堅持。它要求你,既然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就要有“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勁。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很多人之所以成長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原因就在於沒有堅持用複利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他們總是寄希望於“快速成功”,卻不願意為成長付出必要的努力;他們總是盯著“短期收益”,卻忽視了長期價值才是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關鍵。
二、複利思維,是職場進階的“加速器”
在職場上,複利思維同樣適用。那些能夠持續成長、不斷突破自我的人,往往都具備複利思維。
他們明白,每一次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成長的墊腳石。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而是會堅持不懈地努力,直到達到自已的目標。
曾經,我的一位同事小陳,入職時並不起眼,但他有一個優點,就是特別愛學習。每次公司組織培訓,他總是最認真、最專注的那一個;工作之餘,他也會抽出時間閱讀專業書籍,不斷提升自已的知識儲備。
剛開始,他的進步並不明顯,甚至有人嘲笑他是“書呆子”,但他並沒有因此氣餒,而是更加堅定了自已的信念。
後來,有一次公司接到一個大型專案,需要用到很多專業知識和技能,很多人都感到力不從心。而小陳,卻憑藉自已紮實的基礎和不斷學習的精神,成功解決了專案中的很多難題,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從那以後,小陳在公司裡的地位也水漲船高,成為了大家公認的“技術大牛”。
這就是複利思維的力量。它讓每一次的努力都成為下一次成功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