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曾說:“要理解複利的威力,只需要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把你認為你可以獲得的,即便是很可觀的複利回報率,比如每年12%,持續應用幾十年看看,你就會知道它的效果有多震撼。”

巴菲特早年在其導師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的扉頁上,寫下了一段話:“要想在一生中獲得投資的成功,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或秘密的資訊,而是需要一個穩妥的知識體系作為決策的基礎,並且有能力控制自已的情緒,使其不會對這種體系造成侵蝕。本書能夠準確和清晰地提供這種知識體系,但對情緒的約束是你自已必須做到的。”

這段話,也早已成為了每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座右銘。巴菲特能夠成為世界首富,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每次投資都賺錢,而是他能夠讓自已的投資長期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健的回報率上,並且讓這種回報率在時間的作用下不斷複利增長。

複利,被愛因斯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從投資的角度講,複利是指一筆投資有了盈餘之後,其產生的利息會加入本金繼續衍生收益。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有1萬元的本金,不考慮稅費等因素,如果每年賺10%,那麼10年後這筆錢將變成2.59萬元,20年後是6.73萬元,30年後是17.45萬元。如果每年賺20%,那麼10年後這筆錢將變成6.19萬元,20年後是38.34萬元,30年後是237.38萬元。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複利的作用下,你的資產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如果你能保持穩定的複利回報,那麼你就可以實現財富的幾何級數增長。

複利思維不僅僅適用於投資領域,在人生的其他方面也同樣適用。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把人生的每一次成長和進步都看作是投資回報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用複利思維來規劃我們的人生。

一、保持耐心,做時間的朋友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首富,並不是因為他每次投資都能獲得巨大的成功,而是因為他能夠保持足夠的耐心,等待市場的機會,並且長期持有優質的資產。他的成功,是時間複利的結果。

同樣地,在我們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中,也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我們不能期望一夜之間就能取得巨大的進步,也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努力。我們需要做的是,持續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已,保持耐心和毅力,等待屬於自已的機會。

比如,在職場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保持耐心和冷靜,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地積累經驗和技能,那麼我們的職業生涯就會呈現出一種穩步上升的趨勢。這種趨勢,就是一種複利效應。

二、不斷提升自已的投資回報率

在投資領域,複利效應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本金的大小,二是投資回報率的高低。同樣地,在我們的人生中,複利效應的大小也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我們的起點和努力程度,二是我們的成長速度和效率。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已的人生雪球滾得更大,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已的投資回報率。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提高自已的能力和素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

比如,我們可以透過閱讀書籍、參加培訓、向優秀的人學習等方式來提升自已的知識和技能。我們還可以不斷地反思和總結自已的經驗和教訓,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這些努力,都會讓我們的成長速度和效率得到提升,從而讓我們的人生雪球滾得更大。

三、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

在投資領域,多元化投資是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透過把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