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卡耐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指出,這句話並不是叫人不要培養專業知識,而是強調:“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場券。”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這個資料是否令你震驚?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卡耐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指出,這句話並不是叫人不要培養專業知識,而是強調:“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場券。”

過去,大部分公司招聘人才時,只是一味注重應聘者的文憑、職業能力。這種做法有個很大的弊端: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未必就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而招聘時忽視“人脈”因素,更會給公司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招聘人才時,把應聘者的“人脈”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美國一家銀行在招聘時,甚至這樣規定:“即使你的存款只夠租一間辦公室,你也可以應聘本行的行長職位,只要你有豐富的人脈。”

“人脈”就是“錢脈”,人脈就是資源,資源就是財富。一個人擁有怎樣的人脈,直接決定了他擁有怎樣的財富。

在美國,曾有人向2000多位僱主做過這樣一個調查:“請查閱貴公司最近解僱的三名員工的資料,然後回答:解僱的理由是什麼?”結果是,無論什麼地區、無論什麼行業的僱主,他們的答覆驚人地一致:這三名員工中,至少有兩名不是因為工作表現欠佳,而是因為“不會和別人相處”。

這個調查結果表明,人際關係的和諧,對一個人的事業成敗至關重要。據成功人士透露:80%的生意是“熟人”之間做成的;在實力相同、機遇相同的條件下,人際關係是獲勝的重要“籌碼”。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總結自已的成功經驗時曾表示:“我願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領更大的代價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

所以,有人說:看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就大致知道了他的財富和成功狀況。一個人賺錢能力的強弱,80%取決於他的人脈;而另外20%才取決於他的知識和專業技能。

日本首富系山英太郎也說:“人脈就是錢脈,人脈在創富的過程中無可替代。金錢買不到人脈,但人脈卻可以輕易地轉化為金錢。”

卡耐基也說:“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只佔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所以說,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學會處理人際關係,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個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人脈決定機遇

對於個人來說,專業是利刃,人脈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專業,沒有人脈,個人競爭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若加上人脈,個人競爭力將是一分耕耘,數倍收穫。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這個資料是否令你震驚?

我們不難發現,在學校時,成績第一名與最後一名畢業後進入社會這10年,往往當初成績後者在社會上的收入是前者的數倍。在學校時成績高的,往往比較專注於埋首苦讀,而成績差的,早就在人際、社團活動中培養了人脈,而這些人脈在他們出社會後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

美國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著名影星邁克爾·道格拉斯之父)年輕時十分落魄潦倒,有一回,他搭火車時,與旁邊的一位女士攀談起來,沒想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