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例如,一個職場新人進入公司後,沒有給自已設定諸如在一個月內熟悉公司業務流程、三個月內掌握某項關鍵技能等短期目標,只是被動地聽從上級安排,完成一些零散的任務,這樣就很難在團隊中凸顯自已的價值,也找不到自已的職業定位,因為缺乏目標指引下的主動積累和成長。

2. 長期規劃缺失

長期規劃的缺失更是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了座標和方向感。沒有對未來幾年、十幾年甚至一生想要達成的目標有清晰的設想,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卻沒有目的地一樣,隨波逐流,很難找到那個契合自已、能讓自已長期穩定發展的位置。比如,有些人從年輕時就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已退休前想要在職業上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在生活中實現什麼樣的狀態,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結果到了一定階段,回首過往,發現自已的人生雜亂無章,沒有形成一個有意義的軌跡,也始終沒找到自已真正的立足之處。

應對找不到自已位置的策略與方法

深化自我認知

1. 探索興趣愛好

要想找到自已的位置,首先需要重新去探索自已的興趣愛好。可以回顧自已從小到大在哪些事情上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忘卻時間,哪怕只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小時候喜歡擺弄各種小物件、組裝玩具,這可能意味著對動手操作、機械構造方面有潛在的興趣;或者閒暇時總是熱衷於閱讀某類書籍、觀看某類電影,那裡面涉及的主題也許就是自已真正感興趣的領域。還可以透過參加各種興趣小組、體驗課程等方式,去嘗試一些之前未曾接觸過的活動,說不定就能從中發現新的興趣點,為找到自已的位置開啟一扇新的大門。

2. 剖析自身優劣勢

仔細剖析自已的優勢和劣勢同樣至關重要。一方面,可以透過自我反思,回顧過去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經歷,總結自已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色、容易獲得他人誇讚,這些往往就是自已的優勢所在,比如善於溝通協調、邏輯思維強、有很強的耐心等;另一方面,也要正視自已的不足之處,看看哪些事情自已做起來比較吃力、容易出現失誤,像記憶力不好、缺乏藝術創造力等。同時,也可以向身邊熟悉的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尋求反饋,他們往往能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到我們自已容易忽視的優點和缺點,綜合這些資訊,對自已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以便在尋找位置時能夠揚長避短。

適應外界環境

1. 正視社會壓力與他人期望

面對社會壓力和他人期望,我們要學會正視它們,而不是盲目地順從或牴觸。要明白他人的期望往往是出於關心,但最終的選擇權在自已手中。對於那些合理的建議,可以虛心接受並納入考量範圍,但對於不符合自已內心想法的部分,要敢於堅持自已的立場。比如,家人希望你選擇一個安穩的工作,但你對充滿挑戰和創新的行業更感興趣,那就可以和家人好好溝通,解釋自已的想法和規劃,爭取他們的理解,同時也要堅定自已追求夢想的決心,按照自已的意願去尋找真正適合自已的位置,不被外界壓力所左右。

2. 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技能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環境中,積極主動地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技能是找到自已位置的關鍵。關注社會發展的趨勢,瞭解哪些行業正在興起、哪些技能是市場急需的,然後透過參加培訓課程、線上學習平臺、自學等方式去掌握這些新技能。例如,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運營、數字營銷、程式設計等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你發現自已在傳統行業的發展受限,不妨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些新興技能,將自已的舊有經驗與新知識相結合,有可能就能在新的領域中找到適合自已的位置,實現轉型和突破。

制定目標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