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他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鑽研這些難題,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但理解起來依舊十分困難,在模擬考試中成績也不理想。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在穩步提升,小王內心十分焦慮,他覺得自已不能就這樣放棄,畢竟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而且獲得省級獎項對他未來高考自主招生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然而,持續的高壓和挫敗感讓小王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他甚至開始對數學產生了畏懼心理。這時,小王的數學老師發現了他的異常,與他進行了一次長談。老師提醒他,競賽只是學習生涯中的一部分,不能因為一味地想要攻克難題而忽視了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整體學習狀態的調整。

小王經過思考後,決定暫時放下那些暫時無法理解的高難度競賽內容,退回去複習高中數學的基礎知識,強化自已在常規題型上的解題能力和思維邏輯。他把每天的學習時間進行了合理分配,一部分用於鞏固基礎知識,做一些基礎但經典的練習題,另一部分時間才去嘗試攻克競賽難題中自已能夠理解的部分。

慢慢地,小王的學習狀態恢復了過來,對數學的信心也重新建立起來。雖然最終在那次數學聯賽中他沒有獲得省級獎項,但憑藉紮實的基礎知識,在高考中他取得了優異的數學成績,考入了理想的大學。

這個案例說明,在學業上面對超出自已能力範圍、短期內無法解決的難題時,退回去夯實基礎,調整狀態,不失為一種更好的應對策略,能夠避免因過度執著於難題而影響整體的學習效果。

案例四:研究生小趙的科研困境

小趙是一名生物學專業的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始了自已的科研專案,課題是關於一種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機制探究。

在實驗階段,小趙按照既定的實驗方案進行細胞培養、藥物干預以及各項指標檢測等工作。但在分析實驗資料時,他發現得到的結果與預期相差甚遠,多次重複實驗後依然如此。他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嘗試從實驗方法、試劑選擇、操作步驟等各個方面尋找原因,也向實驗室的師兄師姐以及導師請教,可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屆的其他同學都陸續取得了階段性的科研成果,而小趙卻還在這個難題上停滯不前,這讓他倍感壓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已是否適合做科研。

在一次組會上,導師認真聽取了小趙的實驗情況彙報後,建議他不妨退回去,重新審視整個課題的研究思路和實驗設計,看看是否存在一些前提假設上的不合理之處。

小趙聽從了導師的建議,靜下心來重新梳理課題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相關的理論依據。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最初對於該新型抗癌藥物作用靶點的假設可能存在偏差,這才導致後續的實驗結果總是不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