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氣候變化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危機之一,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海平面上升等現象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而可持續發展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所在。

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嚴格的氣候政策,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中,碳排放交易體系是一項重要舉措,透過給企業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額,並允許企業之間進行配額交易,激勵企業積極採取節能減排措施,降低自身的碳排放。例如,一些高耗能的鋼鐵企業為了減少碳排放,加大了對節能裝置的投入,改進生產工藝,採用清潔能源替代部分傳統化石能源,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貢獻。

同時,全球各國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上不遺餘力,中國更是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規模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新能源汽車以電力、氫能等清潔能源為動力,相較於傳統燃油汽車,能夠大幅減少尾氣排放,降低對大氣環境的汙染,有助於緩解全球變暖的趨勢,這也是可持續發展在交通領域的重要體現,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有著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促進社會和諧與公平

可持續發展注重社會的整體進步,強調保障不同群體的權益,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公平。

在就業方面,綠色產業的興起創造了多樣化的就業機會,使得不同技能、不同背景的人群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例如,隨著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運營需要大量的安裝工人、技術維護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等;垃圾分類與回收處理行業的壯大,也吸納了眾多從事垃圾分類指導、回收物資分揀等工作的人員。這些新興的綠色就業崗位分佈在不同的地區、涉及不同的層次,為解決就業問題、縮小城鄉就業差距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而且,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專案往往會更多地考慮到弱勢群體的需求。比如在一些城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專案中,不僅注重房屋外觀的修繕、基礎設施的更新,還會特別關注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出行便利和生活需求,增設無障礙通道、電梯等設施,讓社群內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造帶來的福利,提升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公平與和諧。

12.2 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與履行方式

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肩負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其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不僅影響著自身的聲譽和長期發展,也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與可持續進步。

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

經濟責任

企業的經濟責任是其最基礎的責任,即透過合法經營,創造利潤,為股東提供合理回報,同時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例如,大型製造企業富士康,它在全球擁有眾多的生產基地,透過承接蘋果、華為等眾多知名企業的訂單,進行大規模的電子產品代工生產,創造了鉅額的營業收入,為股東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同時,其龐大的生產規模帶動了周邊眾多零部件供應商、物流企業、餐飲住宿等配套產業的發展,在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區域經濟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且,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要注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以及道德性,不能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潤,如進行商業賄賂、操縱市場價格、虛假宣傳等行為都是違背經濟責任的表現。像曾經的某醫藥企業,為了提高藥品銷量,誇大藥品療效進行虛假宣傳,最終受到了監管部門的嚴厲處罰,不僅損害了自身的聲譽,還影響了整個醫藥行業的公信力,給企業自身和社會都帶來了負面影響。

環境責任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