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利跟蘇蒂爾發生賽道事故?”
聽到奧德託的進站指令,陳向北著實有些意外。
去年這兩個人爭鋒相對撞車,差點沒在賽道上面幹架。
今年揭幕戰才剛剛開始,又來整活?
還沒等陳向北回答指令,奧德託的聲音接連傳來。
“實體安全車出動,不要錯過進站。”
f1圍場裡面的“旗語”規則,出現黃旗的情況下賽車就要減速,不允許在過程中出現超車行為。
如果賽事中心判斷事故車手無法自行解決,必須要出動工作人員去處理。那麼就會朝車隊控制檯發動指令,部署一輛“虛擬安全車”。
此時圍場內賽車就會按照要求,減速到一個合理區間,大概範圍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樣子。
要是情況比較嚴重,工作人員到現場發現無法快速解決,就將出動實體安全車領跑。
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虛擬安全車僅是透過合理的控速,保證賽道上全部賽車的間隔。
不會因為一場小事故,破壞賽道上的位置格局。
實體安全車出動則會進行集體壓車,讓所有賽車逐漸聚整合一條長蛇陣,這樣對於之前大幅度領先的車手很吃虧。
想想看好不容易甩開對手幾秒,乃至於十幾秒的差距。結果安全車出動被迫減速讓後車給追上來,辛辛苦苦又重新回到起點。
再倒黴一點遇到後車輪胎更新,可能連領先位置都保不住……
但是實體安全車出動,對於某些車手而言,卻是一場從天而降的“紅利”。
那便是剛好要進站換胎的車手!正常情況下f1賽道平均時速220km/h左右,進站視窗期用時為22秒左右。
安全車期間車速會被壓到100km/h,也就意味著理論上能節省大概一半的時間,相當於僅需要11秒左右。
11秒,對於前排車手的完賽名次,差距小的話能提升三四名!“特魯利有事嗎?”
陳向北反問了一句。
雖然實體安全車階段進站自己能獲利,但同樣意味著事故等級的提升。
就算不說跟特魯利隊友身份,出於人道主義都應該詢問一句。
“緩衝區夠大沒什麼問題,就是賽道掉落碎片有點多。”
就在奧德託話音落下的瞬間,耳機裡面傳來了布里亞託利的聲音。
“oh~~!有問題了,特魯利跟蘇蒂爾賽道推搡,看來兩人要了結去年的恩怨嗎?”
花布的語氣跟用詞,充斥著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彷彿特魯利就不是hrt車手。
要知道特魯利排名可是在前十積分割槽,這一撞對於車隊成績影響很大。
當然,也恰恰是影響大,布里亞託利才高興。
沒有哪一支車隊的管理層,能容忍無法控制情緒,並且造成車損丟失積分的車手。
這樣花布就有足夠的理由,公報私仇開掉礙眼的“仇人”!對於布里亞託利的言行,陳向北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沒有太多精力去關注特魯利,賽車駛入維修通道一鍵限速到80km/h,並且目光掃視著p房上面的車隊logo,防止出現停錯車位的低階失誤。
與此同時,梁馳率領著技師組成員,嚴陣以待的蹲守在維修車位的兩旁,迎接職業生涯第一次正式進站的到來。
模擬訓練期間,技師組已經能把換胎的平均用時,降低到3.0秒左右。
雖然依舊達不到花布2.8秒的標準,但對於一支“半新軍”車隊而言,完全能用合格乃至於優秀來形容。
畢竟別說是這個時代,就算後世諸如索伯、威廉姆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