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任何個人想憑藉單打獨鬥獲得企業的青睞都是很難的,只有把自已融入團隊,憑團隊的力量,才能打造我們職業生涯亮麗的風景線。一個優秀的員工,如果不善於和他人合作,不善於融入團隊,即使個人再有能耐,其發展空間也是非常有限的。

一、融入團隊才能發展

1. 團隊合作比個人奮鬥更重要

1994年,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決定上馬一套由計算機控制的電網排程自動化系統。當時,國內尚無成套此類系統的生產廠家,作為公司技術骨幹的於文沛,義不容辭地挑起了這副重擔。

於文沛深知這項任務的艱鉅性,如果單靠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任務。於是,他提出成立攻關小組,集合全公司的技術精英共同攻克難關。在他的倡議下,公司很快成立了由10多名技術人員組成的攻關小組。

於文沛深知,一個團結的集體才是最有戰鬥力的集體,因此,他把營造團結向上的集體氛圍放在了首位。攻關小組成員各有所長,要把大家的智慧凝聚在一起,必須有一個民主的氛圍。於是,於文沛在攻關小組內部,不搞一言堂,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所有的技術方案都要經過充分的論證、試驗才能實施。

有一次,為了一個技術細節的論證,攻關小組的成員兩天兩夜沒回家,餓了就啃冷饅頭,困了就地打個盹兒。最終,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許繼電氣研製出了第一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網排程自動化系統,並一次試運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

其實,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離不開團隊協作,就像籃球比賽,靠一個人單打獨鬥很難贏得勝利,必須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在當今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靠單打獨鬥來闖出一番事業已越來越不可能了。一個人成功的背後,肯定有一個團隊在支援。

現在,很多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越來越看重應聘者的團隊合作意識,一些知名企業甚至把是否具有團隊協作精神作為招聘的一項必備條件。他們認為,一個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即使個人再有能耐,其發展空間也是非常有限的。

2. 融入團隊才能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些現象:有的人雖然才華橫溢,卻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和同事友好地相處,結果孤掌難鳴,在事業上很難有所作為;有的人雖然個人能力一般,卻善於與同事溝通、合作,結果把自已融入團隊之中,最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滴水要想不幹涸,唯一的辦法就是融入大海,一個員工要想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自已融入團隊之中。一個優秀的員工,如果不善於和他人合作,不善於融入團隊,即使個人再有能耐,其發展空間也是非常有限的。

微軟中國研發中心的總經理張亞勤博士說:“如果一個人是天才,但其團隊精神比較差,這樣的人我們公司也不要。”

在微軟,公司強調的並不是員工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員工的協作精神。在微軟,一個再成功的專案,都是團隊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在微軟,如果一個人不善於與人合作,不能融入團隊之中,那麼他在微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對於每一個職場人士來說,要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就要善於把自已融入團隊之中,依靠團隊的力量成就自已。

二、個人英雄難敵團隊協作

1.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創始人老沃森說:“IBM需要的,不是要求每個員工各掃門前雪、只求個人表現的‘專家’,而是能夠凝聚團隊力量、願意與人合作、具有協作精神的員工。”

在現代企業裡,單憑一個人去完成一項工作,即使其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業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