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多元業務佈局 (第1/1頁)
正視失敗,你會變得更強大 回望餘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構建多元業務佈局,分散風險:華為公司除了在通訊裝置領域有著深厚的根基和強大的實力外,還積極拓展智慧手機、企業級業務、雲端計算等多個業務領域。當通訊裝置業務面臨國際市場競爭壓力以及部分外部限制等風險時,其智慧手機業務在全球市場的崛起為公司整體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而企業級業務和雲端計算業務也在不斷拓展市場份額,貢獻營收。透過這種多元業務佈局,華為能夠分散單一業務失敗帶來的風險,確保公司在複雜多變的科技行業環境中依然可以穩健發展,不至於因某一業務板塊的挫折而一蹶不振。
傳統制造業中的失敗特點與應對策略
傳統制造業失敗的常見特點
傳統制造業由於其自身的行業特性,在面臨失敗時也有著不同於科技行業的鮮明特點,這些特點多與生產模式、市場競爭環境以及成本結構等因素相關。
產能過剩與市場飽和問題突出:以鋼鐵行業為例,過去幾十年間,隨著各地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對鋼鐵的需求量大增,眾多鋼鐵企業紛紛擴大產能。然而,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建設逐漸趨於平穩,房地產市場也出現調整,鋼鐵的市場需求增長放緩,而此前擴張的產能卻依然存在,導致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大量的鋼鐵產品積壓,企業不得不降價銷售,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許多中小鋼鐵企業因此陷入虧損甚至倒閉的困境。
成本控制難度大,利潤空間易受擠壓:在傳統制造業中,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往往佔據了產品成本的較大比重。例如服裝製造業,面料價格的波動會直接影響產品成本,如果遇到棉花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而企業又無法及時將成本增加部分轉嫁到產品售價上,利潤就會受到影響。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一些依賴廉價勞動力的服裝製造企業,若不能透過提高生產效率、最佳化生產流程等方式來消化成本增加的壓力,就很容易陷入經營困難,甚至面臨失敗的局面。
品牌建設滯後,缺乏核心競爭力:很多傳統制造企業長期以來專注於生產加工環節,忽視了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比如一些中小傢俱製造企業,雖然產品質量尚可,但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只能透過為大品牌代工或者在低端市場以低價競爭來獲取訂單。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對品牌越來越看重的情況下,這類企業由於沒有品牌優勢,很難提升產品附加值,容易被市場淘汰,一旦遇到訂單減少、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外部衝擊,就難以維持經營。
應對傳統制造業失敗的有效策略
針對傳統制造業的這些失敗特點,企業可以從多個方面制定應對策略,以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最佳化產能,推進產業升級:寶鋼集團在面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大環境時,積極推進產能最佳化和產業升級。一方面,透過淘汰落後產能,關閉一些技術落後、效率低下、能耗高的生產線,減少無效的產能供給;另一方面,加大對高階鋼材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投入,例如研發用於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高強度、高精度特種鋼材,提高產品附加值,滿足市場對高階鋼材的需求,從而在產能過剩的鋼鐵市場中找準了新的發展方向,避免了因產能過剩導致的經營失敗,實現了企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