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開啟自已的健身之旅。他在健身房辦了一張年卡,還請了私人教練制定了詳細的健身計劃,包括每週三次的力量訓練和兩次的有氧運動。

剛開始的兩週,小李充滿激情地按照計劃進行鍛鍊,每次訓練都全力以赴,並且嚴格控制飲食。但到了第三週,他開始感到疲憊不堪,工作上的壓力也讓他覺得沒有精力再去健身房。此外,他發現自已的體重並沒有像預期那樣迅速下降,身體線條的變化也不明顯,這讓他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於是,他開始找各種藉口逃避健身,先是減少去健身房的次數,後來乾脆不再去了,那張年卡也被閒置一旁。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小李起初被健身帶來的潛在美好結果(如好身材)所吸引,大腦的獎勵機制促使他積極行動。然而,當面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效果的困難以及工作壓力帶來的額外負擔時,他缺乏堅持下去的動力和應對困難的策略,最終導致三分鐘熱度現象的發生。

(二)學習領域案例

小張是一名大學生,他對很多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想要拓寬自已的知識面。在一個學期內,他先後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書法社團、攝影俱樂部、哲學講座等多個學習活動。

在書法社團中,他剛開始認真學習書法的基本筆法和字型結構,還購買了大量的書法字帖和工具。但練習了幾次後,他發現自已的字進步緩慢,而且與其他有基礎的同學相比差距較大,於是逐漸失去了興趣,不再參加社團活動。

在攝影俱樂部裡,他熱情地學習攝影技巧,借了朋友的相機四處拍攝。可是,當他面對複雜的相機引數設定和後期影象處理時,感到無從下手,覺得攝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有趣,不久後也放棄了。

對於哲學講座,他聽了幾場後,覺得哲學理論過於深奧難懂,難以理解其中的精髓,便不再堅持聽講。

小張在學習過程中,由於缺乏對每個領域深入的瞭解和明確的學習目標,只是被表面的新奇所吸引,一旦遇到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就輕易放棄,不斷地從一個興趣點跳到另一個興趣點,卻始終無法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實質性的收穫。

(三)職業發展領域案例

小王在畢業後的幾年裡,頻繁更換工作崗位和職業方向。他最初在一家廣告公司從事文案策劃工作,工作了幾個月後,覺得文案工作枯燥乏味,創意受到諸多限制,於是跳槽到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運營專員。

在網際網路公司,他又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激烈的競爭,而且需要不斷學習新的運營知識和技能。他堅持了不到半年,就認為自已不適合這個崗位,又轉而投向銷售行業。

在銷售工作中,他雖然起初被高額的提成所吸引,但很快發現銷售工作需要強大的人際溝通能力和抗壓能力,而自已在這些方面存在不足,業績不佳讓他再次失去信心,又開始考慮尋找新的職業機會。

小王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沒有明確自已的職業定位和長期目標,只是根據眼前的感受和短期利益來選擇工作,對每個職業的困難和要求缺乏充分的認識和準備,導致在各個崗位上都難以持續發展,陷入了三分鐘熱度的職業困境。

三、克服做事三分鐘熱度的有效策略

(一)設定明確且具吸引力的目標

1. 目標的 SMART 原則

制定目標時,應遵循 SMART 原則,即目標要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實現(Attainable)、相關(Relevant)、有時限(Time-bound)。例如,如果想要提高寫作能力,一個符合 SMART 原則的目標可以是:“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每週撰寫兩篇 1500 字以上的文章,並在知名寫作平臺上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