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個千年第一榜,不過也有不瞭解的,沒關係,我跟大家好好說一下”

“這年的科舉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絕對是實至名歸的。”

“除了上面那個兄弟說的那些牛人之外”

“這年參加科舉的人裡,有九人官至宰相,二十四人在史冊立傳,大家熟知的北宋文人官員裡,有一大半都出自這一年的科舉”

“至於蘇軾在這場科舉裡取得的名次…”

“不是你們說的狀元跟探花,只是一個一甲的進士及第罷了”

直播間眾人聽到李辰的話,紛紛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作為北宋時期文人裡面最出名的人,蘇軾居然連前三都不是?

事實確實如此。

在會試的時候,蘇軾其實是有機會成為會元的。

他的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深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

但因為當時科舉已經採取糊名制,歐陽修並不知道寫這篇文章的人是誰。

他老人家還以為除了自已的弟子曾鞏之外,其他人應該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而如果將曾鞏這篇文章點為頭名的話,他又怕別人說他徇私舞弊,點自已的弟子做會元。

所以,這篇文章只被歐陽修點為了此次考試的第二名。

如果說這次蘇軾沒能拿第一名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的話,

那殿試他沒能拔得頭籌只能說是一點都不冤。

這千年第一科舉榜上的千年第一狀元郎是誰?

乃是章衡章子平是也!

這時彈幕就有人問了:

“章衡是誰?千年第一狀元?為什麼還沒有蘇軾出名?”

“張衡我知道,發明地動儀那個嘛……”

“……”

此章衡自然不是發明地動儀的那個張衡。

章衡的學問有多厲害?

蘇軾曾言:子平之才,百年無人望其項背!

至於章衡在後世為何沒有蘇軾出名?

因為章衡一生仕途坦蕩蕩,何必抒情寫文章?

對於古代文人而言,詩詞,不過小道爾!

只有那些命途多舛,一生顛沛流離,整天怨天尤人之輩才會借詩詞抒發自已的情感,章衡何須如此?

不說其他的,單是在北宋那樣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章衡能一生無憂的活到七十五歲善終,這便是一種本事!

而且不管的新黨還是舊黨,文人還是武人,都把章衡當做自已人!

真正可以說是

你若不參加科舉,見我如井中蛙觀天上月

你若參加科舉,見我便如一粒蚍蜉望蒼天!

而且這位乃是真正的心繫百姓之輩,絕沒有墮了‘千古第一狀元’的名頭。

“所以說,蘇軾能在這場科舉裡拿下一甲的進士及第,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

“但這也不能說蘇軾就完全敗給了章衡”

“畢竟在幾年後的制科考試上,蘇軾同樣取得了最厲害的第三等的好成績”

“只說這場春闈之後,蘇軾兩兄弟的文名迅速火遍了汴京城”

“按理來說,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畢竟他有了一個遠超常人的起點”

“他的命運確實從這一年開始轉折,但我卻並不認為是件好事”

“至少對於蘇軾來說,他應該並不喜歡這樣的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