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軾親筆書寫的詩詞,已經算得上是很不錯的寶貝。

當然,你不能拿它跟‘文獻大成’來相比較,否則的話就沒什麼東西稱得上寶貝了。

“子瞻跟王弗的感情確實很深,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王弗去世那麼久的情況下作出這首詞。”

“我手裡這張確實也是子瞻親筆所作,當然,你們若是信不過的話我可以請屈陽屈大師來鑑別一番。”

李辰沒有說的是,蘇軾與王弗的感情雖深,但在他看來也並沒有到什麼可歌可泣的地步。

畢竟蘇軾這傢伙在王弗死後第三年就娶了她的堂妹王閏之做續絃。

為什麼是死後第三年?

因為在王弗死後沒多久,蘇軾的老爹蘇洵也去世了,他們兩兄弟又要守孝三年。

否則的話,李辰估計王弗剛死,蘇軾就把她堂妹娶進門了……

要說對感情專一,還得是蘇軾的弟弟蘇轍。

人家是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雙人的。

在北宋那樣的環境下,連個侍妾都沒有,屬實是非常的難得。

是的,蘇軾後面還納了一個歌女為妾,所以真算不上什麼專一之人。

“王弗的去世似乎是在預示著子瞻悲慘命運的開始”

“在她去世沒多久,他的老爹蘇洵也撒手人寰,於是,他便錯過了整個英宗時期。”

因為守孝而錯過英宗在位的時期,對蘇軾來說無疑的非常不幸的。

因為英宗皇帝非常看好蘇軾,還未登基的時候便想將他召入翰林院中。

雖然遭到了當時的宰相韓琦的反對,但英宗對他的看重可見一斑。

可惜,當他守孝期滿的時候,在位的已經變成神宗皇帝了。

“眾所周知,神宗皇帝看重王安石,在他的支援下,王安石開始了他的‘熙寧變法’。”

“但蘇軾與王安石的政見不同,所以兩人很快走到了對立面上”

“子瞻一個剛剛守孝結束的人,怎麼鬥得過身為皇帝面前紅人的王安石呢?”

“所以,子瞻最後被趕出了汴京,成為了杭州的通判”

“這也是我跟子瞻在一起最長的一段時間。”

“我手上的這些詩詞,大多也是出自這段時間。”

說著,李辰將鏡頭轉向了桌上的紙張。

蘇軾在杭州任職期間作出了巨量的詩詞。

據不完全統計,蘇軾兩次到杭州任職,住了五年的時間,作出了四百七十餘首的詩詞!

“其中比較出名的便是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了”

“當然,他在佛寺當做寫下的那幾首詩也非常的有意思……”

看著直播間裡出現的一大疊的詩詞,水友們已經開始麻了。

你丫怎麼會有這麼多蘇軾親筆作成的手稿?!

剛開始拿出那一張《江城子》也就罷了,這下拿出來的居然是厚厚的一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