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身化龍魂護華夏,烏江自刎入洪荒,孔宣證道法則聖 (第1/4頁)
洪荒命格:從大器晚成開始 紅塵歷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想要身化華夏龍魂,就必須親自完成巡視天下,這樣死後才能使祖龍之氣兼顧華夏,因此秦皇不顧身體虛弱也要完成東巡之舉。
秦始皇明知身體不好也要進行東巡,最重要的是為了身化龍魂其次便是為了鞏固統治。
在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面臨著各地暗中的反抗和叛亂,特別是在原來的楚國地區,民族矛盾和文化衝突十分嚴重。
因此,秦始皇透過東巡,展示了自己的威嚴和恩惠,安撫了各地的百姓和官吏,同時也加強了大秦對地方的控制和監督。
這也是他的私心,他也想自己的大秦江山能夠千秋萬代,永垂不朽。
然而這一切終究還是徒勞,秦始皇完成東巡的歸途之中,於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病逝。
在這次東巡中,秦始皇進行了一系列神秘重要的事件和儀式。
首先他在雲夢遣人望祀虞舜。虞舜是傳說中的古代聖君,被尊為五帝之一。
之前,秦始皇對虞舜的信仰持有不滿,甚至砍伐了湘山祠,虞舜妻子湘君的祠廟。
而這次祭祀虞舜可以視為秦始皇對南方楚人文化的一種包容和示好,也可能是他對自己死期臨近的一種懺悔。
秦始皇在每到達一個地方,都會刻石記功,頌揚自己的功績和德行。
他在嶧山、泰山、琅琊臺、芝罘、碣石和會稽等地都留下了刻石碑文。
這些刻石碑文,使用了小篆字型,統一了全國的文字規範,外人只看到了他的自負和狂妄,卻不知這正是他留下祖龍之氣,死後身化龍魂庇護華夏的手段。
在歸途之中,秦始皇在會稽山祭祀了大禹,然後沿著海岸線北上抵達琅琊。
在去往琅琊的途中,秦始皇遇到了妖風作怪,海中巨獸攔路,不得以之下用出了人皇法旨,這才導致未曾返回咸陽便提前駕崩。
人皇法旨,天地應命,諸神奉令,萬邪辟易。
即便是暗中操控妖風的道家莊周,都被人皇法旨重創,不得不隱退飛昇洪荒。
始皇帝提前駕崩,中車府令趙高等人發動沙丘政變,矯詔將長子扶蘇、大將蒙恬賜死,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
崑崙再次出手救下了蒙家和嬴政長子扶蘇,扶蘇在儒道上有著非凡的天賦,命格也不遜色於劉邦項羽之流。
再加上救下蒙家兄弟,崑崙也再次獲得了近億氣運值。
距離造就出一名混元大羅金仙鳳氣運值,已經無限接近。
若是他不是混元大羅金仙境界的強者,造就出混元聖人自然需要上百億氣運值。
但他如今自身便是五行法則聖人,因此若想要造就出五行法則之道的聖人,只需要五十億左右的氣運值便可。
甚至若是想要造就金木水火土單屬性法則聖人,需要的氣運值還會更少。
經過這麼久的謀劃,他已經想到了解救本體的辦法,那便是造就出足夠多的聖人,讓鴻鈞老祖應接不暇,以人數大勢破除封印。
試想一下,若是洪荒和地仙界之中,都有著數十位大道法則聖人相助。
他再親自帶領數十位聖人前往混沌解救本體,即便不是鴻鈞老祖對手,他也能以引動無量量劫,摧毀地仙界相威脅,提前救出本體。
……
始皇帝病逝,秦二世胡亥昏庸荒淫,太監趙高又專權亂政,指鹿為馬,賦斂益重,戍徭無已,致使天下越發困疲,百姓苦不堪言。
崑崙雖然很想一巴掌拍死這個太監,但想到要儘快使朝代更替以求誕生更多的英雄人物,送往洪荒獲取氣運值,也就忍了下來。
這些人間界的天驕,在經歷了一切事蹟之後,崑崙只需要及時出現送他們前往洪荒,便能獲得大量氣運值,可謂是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