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離州的很多將領都摩拳擦掌,但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沒有朝廷的調兵令,誰都不能輕舉妄動。秦越靜靜地站在蒼龍江畔,目光死死地盯著蒼龍江北岸。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與執著,彷彿能透過寬闊的江面看到對岸的景象。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水面太過寬廣,根本無法看清蒼龍江對岸的情況。但這並不影響他對北方土地的渴望和思念。
那裡曾是蒼林帝國的領土,如今卻被遼金的反賊侵略、霸佔。秦越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帶領大軍北伐,越過蒼龍江,收復失地,恢復舊日的榮光。
看著手下那些焦急的將領們,秦越的心情卻相對平靜。多年來,他身居高位,統帥著龐大的軍隊,經歷過無數次的戰爭和挑戰。這些經歷讓他變得更加沉著和冷靜,能夠在面對複雜局勢時保持清醒的頭腦。
然而,就在剛才,秦越收到了父親秦城老將軍送來的一封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的心情瞬間激動起來,因為朝廷已經決定在宋明義在秦州封王后,擇日北伐,收復失地!
這個訊息如同一顆火種,點燃了秦越那顆沉寂已久的心。他深知這次北伐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但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如果成功,不僅可以收復失地,更有可能徹底消滅遼金反賊,為國家帶來長治久安的局面。
秦越緊緊握著拳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隨後就回到了軍營,同時訓斥了那些摩拳擦掌的將領,但是也讓他們做好準備,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大戰。
在南都,皇帝端木雲的書房之中,機要房的幾位大臣正在熱烈地討論著北伐之事。秦城老將軍依舊堅持他之前的立場,堅決主張北伐,並誓言要為國家贏得勝利。
與此同時,宰相林衡之將一份奏摺遞交給皇帝端木雲,這份奏摺詳細列出了北伐所需的軍需糧餉,每一項都清晰明瞭。
此刻,皇帝端木雲的目光轉向了另一位宰相顧先廷,似乎在期待他發表意見。這位顧先廷儘管身居高位,但在朝廷中卻很少引人注目,平日裡主要負責禮部和工部的事務。顧先廷領會到皇帝的意圖後,立即回應道:
\"陛下,依老臣之見,北伐乃是國家大事,萬不可輕視。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一切就緒,方能展開北伐行動。\"
這幾句話說下來,和沒說一個樣,皇帝端木雲不置可否,而是看向了金吾衛中郎將蘇景川,蘇景川同時還在負責武德司,掌管諜報。
蘇景川看到皇帝端木雲的示意,也是說道:
“陛下,微臣愚見,需制定完全之策,才可出兵北伐!”
說著把手裡的摺子遞了上去,皇帝端木雲聽到這個話,臉色瞬間一變,不過很快恢復如初,接過了蘇景川的摺子。他翻開摺子,仔細閱讀其中的內容。
此時,皇帝端木雲才明白,有的話,蘇景川沒有辦法當著所有人的面說,江北的探子和臥底來信,此時此刻的遼金帝國,表面上看,把大將完顏忽蘭調回北都,幾支精銳部隊也開拔,前往寒州。但是,北方多地的糧食卻源源不斷的向蒼龍江北岸運來。
蘇景川在心裡琢磨著,會不會是因為前段時間秦州的宋明義突然襲擊了天陽郡,搶走了大量的糧食,所以遼金帝國才會這麼著急地轉移糧草?
可是,他又覺得這個理由不太充分。畢竟蒼龍江北岸並不是一個非常安全、適合儲存糧食的地方。而且,如果只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匆忙轉移糧草,那麼遼金帝國完全可以選擇其他更安全的地點來存放糧草。
甚至,遼金帝國準備對秦州用兵,那應該把糧草運往北方的寒州啊,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必冒著被蒼林帝國發現和攻擊的風險,將糧草運往蒼龍江北岸。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蒼林帝國的軍事機密已經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