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本來聽說剛上任的大清新帝被趕下臺後,又來了個攝政皇太后,剛想打探一下對方對蒙古的態度,結果,好了,這下不用打探了,都下旨發兵了。

今日蒙古的盟主旗主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討如何應對大清突然的發兵,此外還加入了一直對大清有敵意的準噶爾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

主戰以準噶爾部為代表。

雖然自噶爾丹開始準噶爾部和蒙古的關係就一直很迷,甚至幾乎擺脫了蒙古,但是這次針對準噶爾和蒙古的戰役還是讓他們再一次短暫聯合在了一起。

自雍正五年(1727年)噶爾丹死後,準噶爾部先後的繼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和阿睦爾撒納都一直在反抗著清朝的統治。這次蒙古聚會中,策妄阿拉布坦主張集結蒙古各部的力量一起對抗即將到來的大清軍隊,甚至更進一步,入主紫禁城。

主和派以科爾沁部為代表。

科爾沁部倒是從未改變過立場,畢竟科爾沁最初透過孝莊太后,和後續的許多蒙古妃嬪,他們和愛新覺羅氏的關係越發緊密,他們的部落勢力也越來越大,獲得的利益也更多。

這從每一任新帝繼位,蒙古送往大清的女子大多都出自科爾沁部就可以看出,科爾沁部和大清的姻親關係是非常緊密的,所以他們主和。

同時,他們也相信只要他們態度擺的足夠好,在233徹底平定蒙古後,他們還是可以和從前一樣透過聯姻來鞏固二者關係。

為什麼這麼想?當然是因為大清後宮還有許多蒙古的妃嬪啦!從233下旨後她們就把能打探到的準確訊息全部送回了自已的孃家。

所以關於紅衣大炮的威力和鳳翎衛的實力,收到訊息的大部分蒙古部落都選擇了主和,這也是即使233下旨發兵,主和派部落數量也超過半數多的原因,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有野心的。

233知道蒙古妃嬪的動作嗎?當然知道,畢竟233也並沒有說一定要打的蒙古各部全都像奴才一樣跪在地上伺候大清的程度,大清也不配。

更何況像科爾沁這樣和大清姻親關係緊密的部落可不少,反正打仗肯定死人,但能少死人就少一點唄,都是愛好和平的,和氣生財嗎。

“我們科爾沁部就不參與這次會議了,先走了” 說完,科爾沁部的代表齊默特多爾濟就率先離場。

“我們部落也不參加了”察哈爾部和土默特部等主和派的部落代表也先後出聲離去。

......

“哼,砰!”

“一群孬種,那麼剩下的諸位都是支援和大清打的了是吧?”策妄阿拉布坦一邊說一邊用眼睛掃過剩下的人。

“對,不就是大清嗎,大清建國還是靠的是我們蒙古各部的,當初就應該和我們蒙古共分天下!我們現在只不過是拿回屬於自已的東西而已。”

“對!”

“贊同!”

“可是,我聽說大清那邊研製出了三枚就能轟塌一座小山的大炮,這...”

“嗤~這你也信,不過是唬人的玩意罷了,你怕就趕緊滾吧”

“你!...”

“好了好了,既然已經決定和大清打了,那就快集結兵馬吧!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入主紫禁城!”策妄阿拉布坦及時阻止了爭吵的眾人。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心頭火熱,彷彿已經看到他們住進金碧輝煌的紫禁城了。

其餘聽到訊息的諸如新疆、西藏的動亂勢力和朝鮮也發生著類似的討論。

————

“宿主,我們不是已經幾乎完成了宜修的心願了嗎?我看她的怨氣也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啊,為什麼你還要做這麼多動作啊?”

系統米拉疑惑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