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結局(已補) (第2/4頁)
綜影視:平了意難平! 瀛洲玉雨宿滿枝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泰陵。
同年十二月十六日,皇太子弘昕奉旨於太極殿前繼位,為清高宗。
次年一月三日,清高宗遵循舊例,奉天地祖宗之命冊封生母兼嫡母富察欣怡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娘娘,您今日可真好看。”
已經從環真改名為冬蘇的富察欣怡貼身大宮女眼角帶淚地看著自家主子。
從水銀鏡裡倒印著富察欣怡堪堪24歲的嬌嫩面龐,她身著繡有立龍、正龍和萬福萬壽圖案的皇太后朝褂,金燦燦的冬朝冠上八隻鳳凰振翅高飛,頂端的碩大東珠閃耀著奪目的光澤。
本來是極不相襯的嬌嫩容顏和厚重嚴肅的皇太后朝服此刻卻詭異地和諧統一了,冬蘇扶著自家娘娘起身,手指觸碰到帶著浮紋的朝服,入手溫涼又帶著一絲奇異的熾熱。
按照慣例皇太后本應在慈寧宮升座,然新帝年幼,由皇太后垂簾聽政,故此次的皇太后升座地點設在了太極殿。
“微臣拜見皇太后娘娘!皇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願皇太后千歲金安、長樂無極!”
“微臣拜見皇太后娘娘!皇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願皇太后千歲金安、長樂無極!”
“微臣拜見皇太后娘娘!皇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願皇太后千歲金安、長樂無極!”....
抱著不滿三歲的新帝,富察欣怡望向底下俯首稱臣的大臣和宗親,心底無端升起了一股名為權力的慾望。
——
超乾十五年,順聖皇太后換政於新帝。
不還不行啦,這些年來上奏的奏摺已經明晃晃地把富察欣怡稱為太皇陛下,在建的陵墓規格更是比照帝王,若再不還政,恐怕要再來個“中華第二位正統女皇帝”了。
況且富察欣怡也累了,她還年輕,還不想將自已的後半生全都耗在朝堂之上,她只想好好享受。
在這十三年間,富察欣怡開國門,啟民智,除異服,廢惡俗,去纏足,棄驕奢,將整個大清帝國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十八個字,富察欣怡用了整整八年勉強全部推行。
在富察欣怡掌權之初,個別滿洲老臣便對她下達的政令和舉措紛紛阻撓,仗著自已三朝老臣的身份,和那一份“從龍之功”,明裡暗裡讓富察欣怡趕快恢復“恢復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
然而這本來就是個空頭支票,富察欣怡怎麼會真的給他們呢?
對於這些不自量力、看不清局勢的蠢蟲子,富察欣怡直接讓侍衛拖下去杖斃於大殿之前。
不是有意見嗎?不是仗著自已三朝老臣的身份倚老賣老嗎?不是覺得我一介女子不懂國家大事嗎?
沒關係,只要我把你殺了這所有的問題都不復存在了。
這十年間,富察怡欣先是徹底落實正史上雍正帝的改土歸流、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當差;
再是開海禁、建海軍,對於那些不思進取、腿軟無力的八旗子弟,富察欣怡直接取消了他們的種種特權,強硬讓他們入軍隊服兵役三十年;
取消文字獄,廣開言路,積極採取百家意見,建造學堂、啟發民智;
後面更是建造了一個火器營,配合著日益強大計程車兵,成功打造了一支帝國遠征軍。
接著以東亞文化圈為中心,先從泡菜國開始按照逆時針方向將東亞文化圈內的國家全都納入了清朝版圖之內。
當然,僅僅是十五年的時間壓根不可能全都拿下,這些已經是超乾二十五年的事情了,不過富察欣怡已經很滿足了。
對於某個畜牲血脈的島嶼,富察欣怡也不怕因果報應了,直接讓米拉把由各種病毒揉雜在一起的超級大病毒撒在了島上,且嚴格控制住病毒獨獨逗留在這個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