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祠堂,氣象森嚴。

呂喬跟在老族長身後,向祖先靈位上了一炷香。

今天是他正式接任呂家族長的日子。

老族長拉著呂喬,對一眾族人朗聲說道:“我已向祖先稟告,呂喬代其亡父入主長房。

一人兼祧兩房香火,任呂家族長。

祖先回應大善,諸位族人可有異議。”

“大善,理應如此。”

眾族人高聲回答道。祖先都發話了,誰敢有異議。

連被掏空身體,努力造人的大伯也只是陰沉著臉。不敢發出任何異議。

但呂喬有些不明白老族長的話。

看到呂喬臉上的疑惑,老族長連忙解釋道:

“簡單來說,也就是我將你亡父收為繼子,你以後應叫我為大父。”

呂喬更是不解,心道:“意思是我給我爹認個爹唄。為何我呂家改不了認爹的毛病。”

對於叫老族長大父,他心裡沒什麼抗拒的。長房二房四房爺輩同胞兄弟。

“你當娶兩房正妻,繼承兩房香火。另外你大伯只有七個女兒。你還得生一個兒子過繼給他。所以需廣納妾,多生娃。”

呂喬臉色微變,心裡不斷盤算著。

一個兒子繼承長房,一個兒子過繼給大伯,一個兒子繼承四房。

加上二房呂布以後無子,又需人繼承香火。

這加起來,至少得四個兒子。

可自己這一脈好像生的全是女兒,自己不會也一樣吧。

有點壓力啊!

大漢女人地位並不低,打理掌管家業都是常事。可家族傳承依舊是男性為主。

哪怕是皇帝無子,也沒有公主接班的先例。

都是近支宗室過繼,現在在位的劉宏就是如此。

接任儀式結束,呂家眾人來旁邊議事廳。

呂喬直接坐在上首坐席,一眾族老在兩邊坐下。

老族長指揮奴僕抬上一箱竹簡,呂喬簡單翻看一篇。

上面記錄著呂家族產和長房私產。

加起來金錢倒是不算多。

呂家數代積累。五銖錢全部折算成黃金,只有四百多金的樣子。

更多的是草場,田地、礦場、鐵匠鋪。

一個小族呂家居然佔了九原城邊四成以上土地草場,鐵礦佔了七成。

間接依靠呂家求生的平民居然有近三千人。

九原縣是五原郡治所,常住人口也不過區區萬二之數。

大漢豪強的力量可見一斑。

這還只是一縣豪強。那些世家大族不知是怎樣的龐然巨物。

但在呂家一族中,也不是人人富裕。

祠堂外盤坐在地的男丁大多都衣裳破舊。已是秋日卻穿著單衣,

財富主要集中在各房當家人,以大房二房為最。其餘各房當家只能算富裕。

這也是呂喬這一脈人丁單薄,卻牢牢抓住族中大權的原因之一。

以前四房最為豪富,不過呂喬敗家有方。

畢竟宴飲和狎妓需要大量金錢支撐。

呂喬看著大伯發青的眼圈和一身華服,再看看外面寒風中哆嗦的族人。

“我既為族長,當解族人飢寒。

各族人先領粟一袋,冬衣兩套。大父,您看我這樣安排沒問題吧。”

呂喬向老族長笑著問道。

“乖孫,無需在意我等老朽意見。族中大小事務族長一言而決。”

老族長笑眯眯的對著呂喬說道。

他對呂喬的安排很滿意,剛上任先收買人心。

這不像是一個年輕莽夫能想出來的,難道背後有孫媳婦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