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作往常,平匈奴叛亂的功勞根本不夠封十八個爵位。但當今天下戰亂又起,朝廷又沒有錢糧軍力去平息,還不得拿出不要錢的空頭爵位出來,爵位放水是必然的。只要呂喬多上書幾次,朝廷還真不得不屈服。

他其實完全不必拿自己爵位去換,因為這根本沒有先例。不過現在高爵對他來說是個燙手山芋,能丟出去給朝廷諸公一個臺階下,不至於讓自己看起來囂張跋扈。

之所以隱瞞訊息又讓呂青暗暗傳出去。是因為若是直接封功,這些將領們會認為爵位是靠自己軍功換取的,心中感恩的是朝廷。而呂喬不過是一個傳聲筒而已。

可軍功封侯哪真那麼容易簡單。李廣易老,馮唐難封。就呂喬的九千戶都是朝廷博弈之下獲得,要真完全靠軍功才怪。就拿曹操來說,平黃巾差點戰死,亭侯都沒撈到一個。

呂喬的高爵其中漢帝為了壓制皇甫嵩的成分不知有多少。畢竟呂喬年輕,根基淺薄,就算高爵也沒太大威脅。

漢帝必須用這種威脅不大的人去平衡皇甫嵩軍中勢力,只是沒想到好像玩脫了。也不知呂喬怎麼在禁軍中威信這般高,讓漢帝心中難安,這才打發到幷州。

現在這十八位軍功爵變成了呂喬用自己爵位換的。那麼無論是誰,得了這個爵位。那就深深打上了呂喬一黨的印記,就算武將自己不這麼覺得。但朝廷諸公和天下人都會這麼認為。

這種情況又和曹操封關羽時不同。現在朝廷雖衰落,可大義無可爭議。劉宏時期封的侯名份上可不是後面的可比。

呂喬就是要借這個機會,締造出一個呂氏軍功集團。在朝廷未徹底崩潰之前,爭權奪利。當天下大變之後,這個軍事集團大概已經磨合得差不多了,正好兵進中原。

爭奪天下不單單是打打殺殺,人情世故也同樣重要。總有人覺得將某些未來的威脅乘其弱小鏟除就可得天下,未免也想得太過簡單。什麼樣的形勢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僭越一步就會是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