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萬字了,終於。

寫到現在,我覺得前面的噱頭好多。

就像是透過書名,拉扯一部分人進來。

然後,一開始就拉高了讀者的閾值,導致後面閾值很高,都不知道要怎麼寫,才能講期待感拉回來。

只能說,剛開始都是噱頭了,認為Q閱上的就是直接暴,直接無腦爽。

而且感覺,劇情推進太慢了,許多的戰鬥畫面都是有點水。

這一本老實來說,對於豬腳在救玩人之後,我覺得後面是要家一系列的那種萬戰場的奇異空間的內容,但我覺得這樣子也不咋有期待感,然後也是很緊,所以就加了一個校園篇章的,當做一個任務,稍微放鬆一下。

但結果來說,是失敗的,只能說是十分的割裂。

第一次來Q閱,算是學到了許多。

就像是編輯所說的那樣

這裡講個一點哇,很多新人會對於Q閱讀者有一個認知誤區。比如說Q閱讀者喜歡無腦爽無腦殺。

這樣一直寫下去,情緒會越來越薄弱。

因為,讀者爽感閾值很快會拉到最高,拉高之後你作為作者,很難再去寫出讀者能感覺到爽的爽點了。

這樣,讀者可能就看不下去,期待也斷了。

舉個例子,作者自己的寫作能力能把爽點寫到八十分,你一開始就給到讀者八十分的爽點。

那讀者,下一次會需要九十分的爽點,而作者自己本身因為只能寫到八十分,寫不到九十分的爽點,那讀者就爽不起來。

網文的核心,是“期待”。

怎麼讓讀者產生“期待”,首先需要讓讀者能代入,而“代入”最簡單的就是調動讀者的情緒。

調動完讀者的情緒,之後就是鋪墊劇情,鋪墊可以預想到後文的爽點,這個預想就是期待感。

因為,你前文的鋪墊使得讀者想要知道後文發生了什麼,這種閱讀慾望也叫期待感。

說完期待感,那就回到前面,對於Q閱讀者喜歡無腦爽殺的問題。

當你把讀者的爽點閾值開始就拉到很高後,並在下一次,寫不出比上一次更爽的劇情爽點後,讀者首先是乏味。

其次,是預想不到後文會發生什麼,或者說,不會期待後文發生什麼,這個時候,期待就斷了。

所以,為什麼很多文,分小高潮和大高潮。

並且,在高潮前,都是以壓抑情緒為主,調動了情緒,並壓抑了情緒,且做足了鋪墊,這樣讀者在預想到後文的爽點的情況下會越來越期待。

所以,Q閱讀者,並不是無腦爽無腦殺,只有情緒起伏,讀者才能一直看下去。

而情緒壓抑的方式,也可以多元一點,不一定要清一色的千篇一律,只要是劇情的曲折就都可以。

大概就是這樣,只能說還是太菜了。

沒什麼能力,寫書之路,步步維艱,加油吧。

經過了這次,大概已經差不多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子了,或許下一次,就不會犯這個毛病,沒辦法,那時候不太懂,一股腦寫,也沒想著太多。

哎,群裡老是有這大佬裝逼,後來才知道,大佬是煞筆的意思,萌新才是真正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