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演武 (第2/3頁)
1980我的文娛時代 威館長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還有一個男人在椅子上坐著,跟劉教練說著什麼。
這男人三十多歲四十不到的樣子,精氣神非常足,手掌寬大厚實有老繭……
他坐姿挺拔自有威勢,而且在夏天眼裡這人破綻很少,有一種常備的反應和防備姿態。很明顯是個練家子。
這不奇怪,劉教練本來就是練家子,有自己的圈子的。
而且夏天在這大半年裡也見到很多類似的人了。都是劉教練找來的。
主要是劉教練跟他們顯擺——我跟你說,我收到了一個百年難遇的練武奇才啊!那些能在這年頭吃這碗飯的,哪個不是天資不凡?天才這種話自己小時候就沒少聽,伱現在整一個“百年難遇”來忽悠我們啊?!
結果就是,一個個來“長見識”,一個個莫名其妙的離開。
“不可能啊!我這心猿形意是我家傳的拳法,現在應該只有我會了!他怎麼看一遍就打的七七八八了?就連那幾個發勁都用的像模像樣的!不可能啊?他從哪學的?!”
劉教練一臉淡然的說道:“我跟你說過了,百年難遇,你又不信。要不你傳授一下,看看夏天多長時間能學會你這拳法?”
那幾個月裡,不信邪的練家子來了七八個,夏天平均每半個月就能學一套新拳法。以至於,只一年時間,夏天就已經“拳法出爐”了。
按照劉教練的說法,“別人練三五年才能摸到的門坎,你一年時間就摸了十幾個門坎……你現在練拳,短時間內已經很難突破了。你該練練兵器了!”
其實按照少年宮武術班的教學,是不教器械的。但這不是特事特辦嘛。
劉教練一開始就不是按照表演武術套路的方式教夏天的。
那種只是打的好看、瀟灑。但夏天這種,是按照傳統的武師的教育方式培養的。不過這進度就有點快。
現在夏天已經開始學習槍棒了。
棍法好練,棍法招式變化少很多,而且發勁之類的都比較簡單。
但到了槍就不同了。現在很多傳下來的拳法,都是從槍法上演化而來的。
過去戰場上,長槍和刀盾都是最實用的兵器,所以練的最多。
古時候讓持有長槍、兵器,直到清朝中後期,民間就禁武了。你別說弓弩那種了,都不讓帶鐵傢伙了。
所以民間的武師就開始從器械向拳腳轉變。
但是一些傳承久、全的拳法,往往也都有武器的招式套路。
劉教練見夏天進屋,臉上不由自主的就掛上了笑容:“夏天,你最近的六合槍練得怎麼樣了?”
“差不多了。”夏天回覆。
“走,練練看。”
所謂月棍年刀一輩子槍,春秋大刀一晚上。
棍確實好練,尤其是主練打法的,一週時間就能掌握基本上陰手陽手的技法了,加上滑把、倒手(短棍有倒手)、步伐這些,基本上一個月就能掌握了。
但掌握是掌握,能不能用是一方面。這玩意主要看經驗。
拳怕少壯,棍怕老郎嘛。
再說刀,單手、雙手刀普遍都是一個共性,上手難,越往後越順。
尤其是掌握了用刀的不同發力方式的時候,越來越好練,所以說年刀。
最後是一輩子槍,大槍是最好上手的器械,上手簡單,越往後越難,中平槍攔拿扎有點天賦一天就會了,但越往後越難進步。
夏天看上去也就十四五歲左右,個頭不矮,但也就半個大槍那麼高,竟敢說練的差不多了?劉教練是沒說什麼,但屋子裡另外一個人就開始皺眉了。
槍的難點一方面是找勁兒——練刀的不靠刀發力,是刀隨人走。
領勁靠的是腕、肘、肩和大胯,發力靠的是三大核心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