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五月九號,夏天才算是到地方。

而十號人家電影節就正式開幕了!

在這邊,他是沒什麼熟人的。

這邊倒是有咱們的工作人員,加上夏天臨時突擊了一些法語日常用語,倒也沒什麼不方便的。

不過倒也有兩個認識人——老謀子和鞏利。

他倆從香江直接飛過來,比夏天先到的。

這時候參加電影展,還沒有後邊那麼“儀式感”,又是禮服又是啥的。

可謂是一切從簡啊!就連短片海報,都是夏天自己畫完,找當地人花錢印的——主辦方的他嫌醜!

本來想著弄點宣傳單之類的……但是又一想,算了!一部短片,弄那麼大陣勢幹什麼啊?沒必要。

他反倒是到處逛,到處吃吃喝喝,還想要買點禮物帶回去。

相比起夏天的低調,老謀子那可是比較受歡迎的——畢竟拿過威尼斯金獅,也算是國際大導演了,影展主辦方派了兩個人專門來接待他的。

電影《菊豆》放映的反響不俗,還是得到了很多好評的。

這時候國際上對於中國是非常好奇的,而且也比較包容——畢竟毛熊老大哥還在!加上這題材……是吧?等到99年,老謀子的《一個都不能少》在戛納放映的時候,世界局勢也變了,態度也變了。

那部片子被質疑是“正治宣傳”,導致老謀子和戛納翻臉。

不過雖然現在很多老外表示對這部《菊豆》很看好,但夏天記得老謀子好像是《活著》拿了評審團大獎……反正這部片子是沒拿到什麼吧?

至於夏天,無名小卒肯定是不受官方重視的。

倒是有很多遇到的女演員,對夏天挺熱情的……

正常想認識認識,交個朋友沒問題。

至於其他,夏天都是禮貌拒絕了“酒店深入交流”的申請。

夏天:我不學外語!

……

夏天除了和兩位老鄉在一起,聊一聊這法國佬的這個那個之外,就是到處找特色吃的。

法國大餐也算是有名了,有些菜式還是不錯的。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二次吃法國菜,上一次已經是七八年前在美國的時候了,筠姐請的……

而夏天也透過吃飯,認識了一位新朋友。

“嘿大鼻子,你推薦的這家店最好真的如你說的那樣棒,要不然我就要開始質疑你的品味了!”

夏天跟新朋友開玩笑。

他這位新朋友傑拉爾·德帕迪約,也是這次參加電影展的演員,法國佬,比夏天大了十七歲,算是個忘年交。

不過外國人對於年齡輩分這個不敏感,所以相處的很輕鬆。

夏天在戛納這邊一家義大利餐廳吃飯吐槽的時候,認識的他。

倆人就意呆利人吐槽了十幾分鍾,頗為投緣!夏天對大鼻子有點印象,但是肯定想不起來叫什麼,也不記得演過的片子是什麼。

但肯定看過——估計是央臺六公主播的!之後大鼻子他就作為東道主,就給夏天介紹一些他覺得很滿意的餐館和美食。

倆人閒著沒事就是吃吃吃,逛逛逛,到處蹭放映的電影看,看完之後還給人家點評一番。

倒是把夏天的法語口語給提升了不少!

不過有的時候也會被夏天吐槽口味古怪——誰家好人會喜歡吃蝸牛啊?

這邊吃蝸牛,那可是淵源流傳了,據說羅馬時代那就是很時髦的菜品~但夏天作為半個美食家,非常挑剔的批評這玩意本身土腥味太大,滋味全都在醬汁裡呢!

有這功夫做點海螺多好~而且夏天不耐煩吃那些很繁瑣的食物,螃蟹都不愛吃,更別說蝸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