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平聽到這兒,見無法再反駁下去,便馬上將話題引向它處。他說:“俄烏都是東斯拉夫民族,本來是兄弟之間的分歧所致。最終卻走向了令親者痛,仇者快的境地,實在令人惋惜。
如果烏克蘭多與俄羅斯交好,對烏東地區的人民好一些,不一意孤行地去加入北約,也許就不會有此戰爭。
俄羅斯對北約東擴非常忌憚,害怕北約的大炮架在自家門囗附近。正因為俄羅斯感受到了自身安全的危機,才被迫出兵烏克蘭的。
所以深究其根本原因,最終根源還是北約。
澤連斯基上臺伊始,曾想與烏東反叛武裝走和解的道路,但卻遭到烏東反叛武裝的拒絕。於是雙方再次開打,當反叛武裝被打到山窮水盡時,普京以保護俄族人為由,發起了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
他打的出兵的旗號是:解救被基輔政權威脅的烏東人民。對烏克蘭去納粹化,去軍事化,推翻現政權,成立親俄政府;阻止北約東擴,建立緩衝區等等。
戰爭初期,普京礙於兄弟情面,沒有采取殘酷手段,導致進攻基輔失利。然後改變戰爭策略,以優勢兵力基本拿下了烏東四州,然後就放緩了進攻步伐。烏軍也在美國、北約的支援幫助下,開始穩住戰線,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只是在幾個關鍵節點上,進行著激烈的拉鋸爭奪戰。
正如一些政論和軍事節目上的評論員所講得:以俄羅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實力和廣闊領土上豐富的物產、礦產資源,最終打敗烏克蘭,只是時間問題。就像張召忠張局座曾說過的:俄羅斯打烏克蘭就像一個壯漢打一個小孩子一樣,找個空閒時間,就能把烏克蘭打得服服貼貼………。
還有胡錫進老師、司馬南老師、杜文龍老師、李莉老師、房兵老師、李肅老師、石宏老師、羅富強老師等等。正如它們所講、所分析的那樣。俄軍從基輔是善意撤軍,從哈爾科夫、利西昌斯克是善意撤退,從赫爾松也是善意撤退等等。這是普京在下一盤大棋,一盤勝利的大棋。
雖然在這過程中,出現了瓦格納反叛事件。但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小浪花,掀不起驚濤駭浪,最終勝利還是俄羅斯………。
就我個人而言,無論從感情上講,還是地緣政治上看,支援俄羅斯,反抗美國、北約霸權,我認為是正確的。我們就應該與俄合作無上限,相互支援,相互依存。
一向沉默寡言的李宗勝聽到這兒,搖搖頭回應道:“你說了這麼多話,還是在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尋找正當理由吧?
其實古今中外,任何侵略者都能找出侵犯他人的理由和口號。就像當年日本人發起侵華戰爭所用的口號:“趕走歐美西方侵略者,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是一個道理。
在東北,日本人挑起事端,製造九一八事件。張學良的東北軍,不放一槍一炮,像驚恐之鳥一樣跑入關內。日本人不費吹灰之力,佔領東北全境。這個情景是不是與俄羅斯小綠人侵佔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非常相似?
嚐到甜頭的日本人,認為中國人不堪一擊,好拿捏欺負。於是就變本加厲地製造各種藉口,一次又一次地踐踏挑釁中國人的底線。
蘆溝橋事變,讓中國人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特別是廬山會議講話:若戰端一開,則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中國由此掀起了抗戰高潮,大江南北,高山、平原、湖泊,都成了戰場,鬼子這才嚐到了中國鐵拳的滋味。
同樣道理,你俄羅斯出兵到另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無論打著什麼旗號,都是強行施加在別人身上的歪理邪說。特別是將烏東四州及克里米亞宣佈歸俄羅斯所有,這更坐實了其貪得無厭地侵略本性。
尊重別國領土主權完整是國家的核心底線,也是世界文明國家的通則,應該得到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