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興又說:“現在我終於熬到了退休。雖然退休金不算多,但勉強還能夠過日子。最可憐的是有一些人,還沒有到退休年齡就去世了,對他(她)本人及家庭那是多大的打擊和損失啊。
兩星期前,我去看望原單位的一個朋友。這位朋友告訴我:與我同住單位宿舍的一位同事,於兩年前患新冠病毒去世了。我聽後大吃一驚,這位室友很愛運動,身體健碩。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都是一把好手,圍棋、象棋也很內行。
寫得一手好字,下崗後與妻子開了一間字畫店,聽說業務經營的還不錯。兒子也成家立業了,按理講應該也到了享受生活的年紀。領了不到半年的退休金,說走就走了。
哎一一,真是命不由人啊!由此推已,不重視健康真是太危險了!
王平點點頭,很贊同宋嘉興的觀點並問道:“我記得張建平和李宗勝也是中專畢業後,一同分在了V城的企業單位上班,他們二人這些年近況如何?\"
宋嘉興答:“他們兩人,這些年過得是天壤之別。張建平在其單位下崗後,就回到了農村。在農村承包了大片的土地種植棉花。剛開始那幾年,收入還算可以。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不種棉花,改種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收益大幅下滑,現在只是慘淡經營。
因長期在農村勞作生活,他的妻子與他離了婚。他現在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了。
唉一,學了一肚子文化知識,最後卻變成了不太需要文化知識的農民。他很自卑,沉默寡言,整日在田間勞作。
與他交往過密的是譚立民,譚立民是咱班裡當時學習較差的一位。是與吳洪濤、張森林比肩的同志,但他沒有吳洪濤和張森林的情商和勇於開拓的能力。只能畢業後在農村當了半輩子的農民。他這個人有佔便宜的毛病,敢說敢佔毫無顧忌。
上次同學聚會,就是他要求讓司馬為、胡莉平、張為榮、羅金葉、杜房忠,包攬聚會費用,由此產生了矛盾。不知這次聚會,他還會不會再提這樣的要求?\"
王平聽後搖搖頭說:“哎,怎麼會這樣呢?″
宋嘉興接話說道:“可能在他心裡,誰混得好,就應該請大夥的客。而他混得差,就應該去享受,有點吃大戶的想法。這樣造成許多同學都看不起他,對他愛搭不理\"。
王平回應道:“他沒有出過縣域,認知能力可能就這麼高。那李宗勝呢?\"
宋嘉興回答:′李宗勝這個人不簡單,他在原單位幹過銷售工作,很有經營思想。原單位破產後,他也回到農村發展。
他在自家的空閒老房子裡,搞起了食用菌栽培技術。他利用農村廢棄的麥草、玉米楷、棉花楷,再從木材廠拉來碎木屑混合,做為培養基料。加上菌種,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終於長出了鮮嫩的菌菇。然後採收,運到城裡菜市場售賣,收穫了不錯的利潤。
當時的農村,人們苦於無致富門路。村裡的老少爺們前來向他取經學習。他就毫不猶豫地幫助大家一起搞起了食用菌生產。產品有平菇、草菇、金針菇、蟹味菇、杏鮑菇、口蘑等,以此帶動大夥發家致富。他們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食用菌生產批發基地。
李宗勝受到了表彰,他成了村裡致富的帶頭人。
前幾年村委改選,李宗勝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兼村支書。現今不但經營食用菌生產,而且又發展了用機器裝置生產豆芽菜,最後聽說又上了種植中藥材的專案。
村民生活富裕,村裡的住房建設也搞得比較好,
王平聽後讚歎道:“李宗勝確實具有經營理念,學以致用,帶大夥一起致富,其境界格局就是高啊!
宋嘉興點頭說:“說心裡話,我很敬佩他,李宗勝這種發財不忘眾鄉親的境界確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