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毛紡廠倒閉了。

面對蜀王機械廠的控告,以及後來的鄰省婦女們對它的控告,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之下,秦川毛紡廠無可置疑的敗訴了。

他們不止賠償了本省婦女的醫療費用和精神損失,之後還賠償了蜀王機械廠這邊的錢。

只不過秦川毛紡廠並沒有那麼多的現金。

七拼八湊之下,變賣了不少的東西,包括那些犯錯嚴重的領導的財物,才將將湊夠了50萬。

另外的50萬,他們是無論如何也賠不出來了,已經變成這樣的秦川毛紡廠,也不可能再恢復生產創造效益了,他們索性直接倒閉,將一些重要的機械裝置賠給蜀王機械廠。

雖然結果不能盡如人意,但也沒有別的辦法,蜀王機械廠這邊只好接受了這個結果。

依著連城的想法,這時候其實應該在秦川那邊設一個蜀王的分廠,這樣不但能夠使那些裝置直接在當地就使用起來,還能夠使很多有著熟練經驗的工人獲得新的崗位。

另一方面還可以緩解蜀王機械廠這邊的生產壓力。

可惜他的這個提議並沒有透過。

領導們的看法是,機械廠自己這邊還有很多工人上不了班,哪管得了秦川那邊的事情?

再說了,秦川那是鄰省的企業,蜀王機械廠則是本省的企業,兩者要是有了上下級關係,恐怕上面會有意見。

而且本省也下了行政命令,讓蜀王機械廠不要伸手太長,干擾到他省的政務。

那個年代政企不分,行政命令就等於是企業的決定。

連城的提議沒有透過,他雖然有些不痛快,但卻沒有辦法。

不過他在本廠的兩項提議倒是透過了。

連城就技術方面提出了兩方面的建議。

第一,提高對技術的重視與保密措施,可設專門的部門進行技術保護,第二則是提高質檢部門的許可權,增加人員以保障產品的質量。

透過這次秦川機械廠的經驗教訓,領導們也認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所以建議提出後,很快就透過,並且讓連城這個新的技術副廠長負責這兩方面的事情。

這讓連城很高興,起碼改變的第一步做到了。

不過連也有鬱悶的地方,他提出的另一個建議,保護周邊的環境,加強對本廠排放汙水的處理工作,減少汙水排放。卻沒有得到透過。

大家都認為他是多此一舉。

生產衛生帶不同於生產之前的軍工產品,排放的汙染物更多的是水汙染。

這些廢水都被排放到工廠後邊的一條很大的溝裡邊去了,以前那地方是傾倒工廠的垃圾用的。

那地方除了排汙的需要,很少人願意過去。

連城去看過,那裡不但堆滿各種垃圾弄的亂七八糟的垃圾,而且大老遠就能聞到一股臭氣熏天的味道,確實是造成了很大的汙染。

只是在這個時代裡面,有多少人會重視這些呢?

連城對此沒有辦法,看來只能一點點的去改變和扭轉人們的看法。

連城先去抓自己提出並被透過的那兩項。

第一項抓的是質檢,其實這機械廠是有自己的質檢主任的,那是一個50來歲的老頭。

以前,他總是出沒在各個車間之中,檢查生產出的各種零件和產品的規格與功能。應該說他做的還不錯。

不過後來廠子生產的軍工產品越來越少了,這位質檢主任也漸漸變得悠閒了。

後來廠子引進生產線,生產衛生帶,這位老人雖然仍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但對於衛生帶這方面他不是太懂,出現過好幾次的失誤,還是被生產的工人們自己發現的問題。

後來這位老人家一氣之下就不怎麼管了,只是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