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賽結束後,勇士隊教練組齊聚在一起觀看今天訓練賽的錄影。

不得不說這個賽季的勇士隊還是讓人充滿了期待。

外線有庫裡克萊這對水花兄弟,內線有博古特大衛李,鋒線有伊戈達拉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將,替補席不僅有小奧尼爾這位老將,還有巴恩斯這位鋒線新星。

當然,還有今天給他們的帶來最大驚喜的賽斯。

在今天的訓練賽中,賽斯表現的絕不是一個落選秀的水準。

精準的三分投籃,還有一定水準的防守能力(由於賽斯本身的身高劣勢,優秀級的防守能力在表現上有些弱化)。

在這幫教練組看來,賽斯唯一成為落選秀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他以188公分的身高卻是打得分後衛的位置。

如果賽斯的身高再高一點,不用太多,哪怕只高5公分,賽斯都大機率會在首輪被選中。

明明是控衛的身材,卻偏偏是得分後衛的打法。

“要不要讓賽斯打一號位試試。”

一位助教突然提議道。

“之前他在ncaa時期曾經打過一段時間的控衛。”

馬克·傑克遜嘆了口氣,他早就查過賽斯·庫裡在大學時期的資料,在大四賽季的時候,賽斯·庫裡已經成為了杜克大學的外線核心,在平均32分鐘的上場時間場均可以得到17.5分,與此同時卻只有可憐的1.5次場均助攻。

一般來說,助攻隊友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球場大腦,指揮隊友按照戰術跑位,再將球傳給跑出空位的隊友。

這種方式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一個球隊的防守戰術突然從人盯人變到聯防,你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嗎?

坐在轉播電視前上帝視角的觀眾和解說或許都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更別說是在賽場上當局著迷的球員。

要知道一次進攻回合只有24秒,去掉12秒的戰術跑位和進攻時間,過半場的5到8秒時間,留給控衛去觀察對方防守陣容的時間僅僅只有4-7秒。

一個合格的控衛是要有能力在這4-7秒的時間裡,發現對方的防守變化,並且安排球隊做出相應的戰術佈局。

是打2-3高位,還是打牛角戰術,這都是控球后衛要在場上做出的判斷。

這就是為什麼說保羅、隆多這些頂尖控衛腦子裡有上百套的戰術,對於像他們這種依靠組織能力吃飯的球員來說,每一位都是真正的戰術大師。

而賽斯·庫裡的組織能力和球場視野和這類球員相比要相差甚遠,當然賽斯無法打控衛的原因並不只有這一點。

還有第二種獲得助攻的方法。

那就是依靠個人能力吸引對方包夾,再分球給空位的隊友。

類似於詹姆斯、哈登、東契奇等人就是這種型別的球員,這種球員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有很強的突破能力,並且身高對抗不吃虧,只有這樣才能在突破到內線遭遇包夾的時候,仍然有觀察隊友並且將球傳出去的能力。

但可惜的是賽斯·庫裡突破殺傷力不足,受限於他的運控技術並不是非常出色,身體瘦弱對抗能力弱的同時,速度也並不出彩,這就導致賽斯·庫裡在受到盯防的時候很難造成突破殺傷力。

沒有突破殺傷力就無法吸引到對手的防守,也就無法為隊友創造空間。

不是戰術大師,同時也無法吸引到對手的包夾。

這就是賽斯·庫裡不適合打控衛的主要原因,而且除此之外,賽斯還有一項缺點,那就是他接球投籃的三分命中率要高於持球投籃。

“賽斯還是適合做替補席的第六人。”

馬克·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