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林澤明意氣風發,豪情滿志對於若曦的這個願望卻是置之不顧,還說當老師教授沒有前途,大好的青春怎麼能揮灑在教書育人上呢!
他那時說這些可曾想過若曦的感受?為何要改變若曦的意願?若曦熱愛文學,為何自己反而笑話她呢?
每當想起,他都會深深地自責,深深地反省。若曦為了他,報考和自己一樣的專業,他知道放棄自己夢想是做出了多大犧牲嗎?
每當回憶起,以前的自己,總會流淚,是因為他再也無法挽回那些深深地愧疚……
陳若歆看著林澤明,深情地樣子,不知道在想什麼,似乎眼裡還有了淚花,她不想打攪他,也不願意去深問他,有些事情在她們心裡,都心知肚明。
愛一個人,無需掛在嘴邊,愛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
匆匆的年月,匆匆的人,在匆匆的時間裡匆匆而過。
2
炎熱的天,沒有一絲風,太陽照在身上像是在蒸籠裡的饅頭,走在街上的人們都渴望著來一場瓢潑大雨,徹底來個透心涼,同時也滋潤滋潤這乾渴的大地。
趙雨桐及父母踏上了開往東海市的列車,她憧憬著未來大學的生活,沒有太多的感慨,更多的是內心的心喜。雖然曾經短暫的相戀,卻在心裡默默地祝願和期盼。她感覺她等待的太久了,終於可以去相見。心裡忐忑不安,因為林澤明跟他說他現在忙是真的嗎?
秦昊也同樣坐上了開往東海市的列車,他和趙雨桐坐的是同一輛火車。但他們之間並沒有聯絡,只是知道彼此都被東海市的大學錄取,只是在不同的院系。此院校座落在東海理工大學的旁邊,也是依山傍海,風景如畫在國內也是享有盛譽的著名大學,雖然與理工大學有一定的的差距,但是不影響它在國內的名譽。
所以兩人的內心依然是格外心喜,能考上這所大學已經是他們最好的發揮了。他們兩人的內心都很清楚,如果沒有林澤明的出現,他們不太可能來東海市,更不會考上現在的大學。可以說現在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林澤明功不可沒。趙雨桐的心裡既有想念也心存感激。不像是秦昊,他和林澤明之間是一種哥們義氣,是男人間的情懷。這種情懷不需要記在在心裡,一切都在不言中。友情和感情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所以秦昊沒有像趙雨桐那樣略帶憂愁,他的心情無比舒暢,高興地簡直要跳個高才能抒發自己快樂,他走到哪都是一個活寶,根本不顧父母的訓戒,出門在外依然是個話嘮。母親幾次向他傳遞眼神他依然和陌生人高談闊論,根本不顧及父母的感受,父母拿他也是沒有辦法。兒子考上了大學即將離開父母,父母的內心有驕傲也有擔心。
趙雨桐則安靜坐在車窗旁邊,看著逝去的景色,誰也看不出也預測不到她心裡在想些什麼,反而給人一種離家的惆悵,她的父親則熱情洋溢的與周圍送孩子的父母談論的火熱。人生幸事無外乎子女金榜題名,出人頭地。
呼嘯的火車賓士在華北平原上,遠遠地就能聽見它呼嘯而過的聲音,有心的人即使離的再遠也能聽見思念的人坐的車的這種聲音。它早就傳遞到了思念她的人的心裡了。
林澤明每天有忙不完的業務,開不完的會,還有參加各種應酬。雖說是忙得是疲憊不堪,但他依然記得他朝思暮想的的人就在這幾日到達,他每天都在默唸她到達的具體日期和時間,他本想去親自去迎接他的愛人,但是就在今天他必須親自趕到省會去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他無法脫身。他安排了助手去東海站接人,隨後不放心又給子豪和凱子打了電話讓他倆親自去接人。
他和趙雨桐簡單地透過個電話,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趙雨桐由於父母在身邊沒有和他說太多的話,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很快就急匆匆地掛了電話。林澤明拿著結束通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