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與雲兒一路上慢慢悠悠地前行,似乎並不急於趕回京城,就這樣,他們耗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才終於回到了京城,而此時的蕭雲,肚子裡的孩子已經穩定下來,蕭雲已有將近兩個月的身孕,她依然和紫薇一起回到了漱芳齋。

乾隆回宮後,令妃趕忙向他稟報了皇后自縊的所有細節,不得不說,令妃在這件事情的處置上還算得當。

在乾隆回宮的第二天,他就在早朝上當場宣佈了皇后的種種罪行,他聲稱皇后勾結亂黨,甚至意圖刺殺他,這些罪狀,一樁樁一件件,都有著確鑿的人證和物證。

乾隆執意要廢后,即便她已經去世,也要追究她的罪責,甚至還要將這些罪行公佈於眾,大臣們對此持有不同的意見,畢竟皇后已死,還有十二阿哥,皇上的這般舉動,無異於斷了十二阿哥的上位之路。

朝堂之上,大臣們群情激昂,然而乾隆這次卻異常堅定。傅恆站了出來,堅定地支援乾隆,他的心中自然十分清楚其中的緣由。

傅恆、紀曉嵐等人也都毫不猶豫地站在了乾隆這一邊,其他大臣見此情形,也只好無奈地表示同意乾隆廢后。

在這紛繁複雜的朝堂之上,乾隆的堅定決心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不可動搖,他深知自已的決定可能會引起諸多爭議,但他更明白,對於皇后的所作所為,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交代。

傅恆的支援,讓乾隆感到一絲欣慰,他明白在這艱難的時刻,有這樣的知已在身邊是多麼的重要,而紀曉嵐等人的堅定立場,也讓乾隆看到了自已並非孤立無援。

大臣們的不同意見,如同一波波洶湧的浪潮,衝擊著朝堂的寧靜,然而,乾隆卻毫不動搖,他要用自已的行動,向世人宣告他的決心和意志。

廢后的決定,不僅是對皇后罪行的審判,更是他對未來的一種考量,儘管前路充滿挑戰,但乾隆堅信,只有這樣,才能為雲兒鋪路。

在這場朝堂的紛爭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已的立場和想法,但乾隆的堅定信念,如同閃耀的燈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將不顧眾人的反對,堅定地走下去,為了雲兒和孩子,他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朝會結束後,乾隆心急如焚,急忙趕往漱芳齋看望雲兒,一路上,他不斷催促轎伕加快速度,恨不得立刻飛到雲兒身邊,為了確保雲兒和胎兒的健康,他特意帶上了常太醫一同前往,常太醫的醫術在御醫中堪稱翹楚,深受乾隆信任。

來到漱芳齋,乾隆迫不及待地進入房間,看到雲兒安然無恙,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他輕輕地坐在床邊,溫柔地撫摸著雲兒的手,關切地詢問她的身體狀況,蕭雲微笑著告訴乾隆自已感覺很好,讓他放心。

隨後,常太醫開始為蕭雲仔細地把起脈來,他全神貫注,仔細感受著脈搏的跳動。片刻之後,他的神情出現了一瞬的凝滯,似乎有些沒反應過來,乾隆緊張地看著常太醫,生怕聽到不好的訊息。

蕭雲見常太醫沉默不語,心中有些擔憂,以為胎兒出了什麼問題,她焦急地問道:“常太醫,可是我腹中的孩子有什麼問題嗎?”

常太醫趕忙回話道:“姑娘,請放心,脈象一切正常,母子均安。”

乾隆深情地看著蕭雲,眼中滿是愛意和期待,他將蕭雲的安胎養胎之事鄭重地託付給了常太醫,並囑咐他一定要盡心盡力,確保母子平安,常太醫恭敬地領命,表示一定會全力以赴。

乾隆回宮之後,對於封妃之事似乎被他完全拋諸腦後,不曾在他的言談舉止間流露半分。

而蕭雲也仿若對這件事毫不在意,未曾向乾隆問起過隻言片語,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卻湧動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情愫。

令人稱奇的是,乾隆幾乎每天都會前往漱芳齋,無論國事多麼繁忙,他總會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