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你過來啦!正好幫我把左面這一摞箱子搬到桌子那邊去,這個是我分好類的,咱們今天可以先整理這些。”

察覺到身後的腳步聲,韓林夕回過頭,果然看見陳晨向自已走過來,她指了指自已旁邊剛剛挑出來分好類的箱子,想讓陳晨幫忙搬過去。

“沒問題,你還挺能忙活的,我就吃個早點的功夫,你就能找出來這麼多資料。不愧是我挑出來的助理!”

陳晨一邊忙活著搬資料盒,一邊還不忘再次誇獎韓林夕高效率。

“陳晨,你可別誇我了,你都誇我一早上了,我真的是沒詞接你話了,都給我誇的不好意思了。”

聽見陳晨又開始誇自已了韓林夕真是受寵若驚,完全沒有察覺剛才陳晨試探的她只覺得自已已經被陳晨誇了一個早上了,實在是受不了了。

“誇你還不行了?我本來就是不吝惜誇獎,跟我在一起工作,如果你做的好,那你就會經常聽到我的誇獎。”

“雖然之前說了咱們是工作夥伴,什麼可以都商量著來,但是我這才誇了你幾句,你就不好意思了,這可不行!”

“這方面我覺得你之後還是要適應的,人需要接受自已的優點的,要認可自已,也不能太過自謙了,你說是不是?”

陳晨這會兒也暗自納悶,他覺得韓林夕實在是太容易害羞了,從早上開始滿打滿算自已也就誇了她兩句,還都是有正常有理有據的那種,實在是想不明白有什麼可不好意思的。

不得不說,由於兩個人對於之前對話的理解天差地別,幾乎是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所以這才導致現在這個奇怪的場面。

但是這一點點資訊理解誤差,這並不影響兩人愉快的相處。這種時候只要有一方讓步就好了,比如現在的韓林夕。

“好吧,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我考慮一下。”

陳晨的話雖然顯得有些自戀,但是韓林夕想來其實並不無道理。

人不能一味地活在否定或者肯定之中,沒有人是完美的個體,必須要辯證的認識自已。

外界的聲音與評價是一項很重要的評判標準,同樣自我評判的過程中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也缺一不可,認可自已和自我糾錯都是必要的人生課程。

藉由陳晨的話,韓林夕開始思考自已剛剛的行為,不能接受別人對於自已的誇讚是否也是一種極端自我否定的體現?

然而經過一番思考,韓林夕還是覺得自已接受不了別人如此多的誇讚,她其實也是很認可自已的,應該也沒有完全滑向極端自我否定的深淵。

那應該就是每個人對於誇讚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吧,陳晨那麼自戀所以肯定能接受別人大肆誇讚他,但是她應該是不行的,屬於閾閥值比較低的那一種。

好吧,聽取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辯證選擇的態度,但是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已的判斷。

所以,韓林夕決定,之後可以試著稍微提高一些自已接受誇讚的閾閥值,但是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就轉移話題或者先撤退。

畢竟樂於誇讚,認可別人的優點算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品質了,自已也不能因為自已受不了誇讚,就勉強陳晨改變他的優良品質吧。

......

“我的天吶,李奶奶居然有這麼多委託?”

韓林夕在給資料歸檔的時候居然震驚地發現,關於李奶奶的委託竟然已經有七個之多。

“什麼?林夕你說什麼?怎麼了?”

在辦公室另一邊整理的陳晨聽到韓林夕的聲音,趕緊從資料堆裡面抬起頭。

“沒事兒,就是我在歸類資料的時候發現,李奶奶的委託竟然已經有7個了,沒想到有這麼多,這些委託都是找財財的嗎?”

聽到不是委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