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交戰尚未有個結果,便已經到了。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心中這麼想時,劉寬已經跟著朱元璋、朱標到了城門樓第二層的迴廊上。
朱元璋讓其他文武大臣、親軍都待在下面,又讓沐英、藍玉守住樓梯口,如此上面便只剩他、朱標以及劉寬了。
朱元璋憑欄眺望了下跨江大橋,不禁讚歎道:“如此大橋,真是壯觀啊。咱想著,既然老天讓它來到大明,必然不會再送走它。劉公子以為呢?”
劉寬微不可察地瞥了下嘴,道:“穿越屬於神秘事件,誰也說不準。”
“穿越?”朱元璋好奇地問。
劉寬道:“像我這樣,在六百年後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卻忽然到了條件艱苦的明朝,這就叫穿越。”
“後世經常有人穿越?”朱元璋又問。
劉寬道:“都是小說故事中的戲言,就跟你們這時話本中的仙緣一般,沒誰真正遇到過。”
朱元璋聽了笑道,“這不正說明即使有人穿越,也沒誰穿越回去嗎?否則的話,便不只是將穿越當作戲言了。”
劉寬忍不住道:“也許其他穿越者也像我這般,被陛下強留下了。”聽劉寬話中暗藏嘲諷,朱標忍不住緊張起來,怕劉寬被責罰,已經做好了求情準備。
誰知朱元璋卻哈哈一笑,道:“劉公子也說了,穿越如同仙緣,極為難得。如今劉公子和這大橋既出現在大明,便是咱大明的造化,咱自然要牢牢抓住。”
說罷,朱元璋面向朱標,道:“傳朕旨意,讓工部與應天府用繩索將這跨江大橋橋墩綁住,繩索牽至岸上,固定死了。北岸也如此辦理。”
朱標之前聽過這話,倒沒再驚訝,應了聲便去傳旨。
劉寬則滿臉愕然。
朱元璋笑看著劉寬,解釋道:“咱想著,既然這大橋可能會溜回去,咱把它綁住,固定在大明的土地上,它應該就跑不了了。”
劉寬回過神來,不僅暗歎:這老朱也太狠了。
同時,他也明白,老朱說這話有威脅他的意思。
大橋都能綁著不讓走,要對付人,老朱手段肯定更多。
‘看來我八成是回不去了。’劉寬心道。
這時,朱元璋又道:“劉公子也不要想著回去的事了,所謂既來之則安之。你留在大明為咱效力,咱保你榮華富貴。”
聽這話,劉寬順勢道:“我要是留在大明,自然會為陛下效力。但我不要陛下許諾的榮華富貴,而是希望陛下承諾,只要我不背叛陛下、不背叛大明,陛下便不可對我動殺心。”
朱元璋對劉寬的話頗感意外,雙眼微眯之後,他點頭道:“好,朕答應你,只要你不背叛朕,不背叛大明,朕便不殺你。”
不知有意無意,朱元璋將劉寬的要求稍改了下,從不動殺心變成了不殺劉寬。
劉寬注意到了,但並沒有糾正。
因為他覺得,朱元璋更改承諾的具體內容,正說明了重視這一承諾。
當然,他也知道,若他真犯了朱元璋的忌諱,朱元璋絕不會被所謂承諾困住——歷史上的老朱該動手殺人時可沒手軟過。
但有承諾總比沒承諾好,且對劉寬還有個心理安慰作用。
聊到這裡,眼見朱標傳完旨意上來,朱元璋便道:“如今劉公子總可以告訴咱,大明享國多少年了吧?”
劉寬沒拐彎抹角,直接道:“兩百七十六年。”
“才兩百七十六年?”朱元璋皺眉,“竟連趙宋都不如?”
朱標聽大明國祚才兩百七十六,也有些失望,但還是安慰朱元璋道,“父皇,近三百年的國祚也不短了。”
劉寬則道:“陛下不必跟趙宋比,在我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