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第1/4頁)
剛工業革命,你告訴我這是西遊? 紅燒大西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秦懷玉的語氣中透露出對李泰的敬佩之情,同時也夾雜著些許的擔憂。
他知道,這些流民若是遠離洛陽,恐怕會引起更大範圍的瘟疫,而李泰能夠將他們勸回,無疑是對抗疫工作的一大貢獻。
“而且。”秦懷玉繼續說道
“殿下還向眾多流民許下了承諾,瘟疫一日不除,他一日不曾離開。這樣的承諾,讓百姓們看到了希望,也讓他們對殿下充滿了信任和依賴。若是殿下此時離開洛陽,恐怕會引起百姓的譁變。他們或許會認為,是殿下背棄了自己的承諾,拋棄了他們。這樣的後果,不僅會影響殿下的聲譽,更可能引發洛陽的不穩定。”
聽到秦懷玉的話,李世民臉色變得更為凝重。
從秦懷玉的話中,他清楚地知道,李泰在洛陽的舉動,已經讓他與百姓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係。
這種信任,是金錢和權力都無法替代的。
一旦背棄,不僅會讓李泰個人的聲譽受損,更可能讓大唐皇室失信於民,引發不必要的社會動盪。
“懷玉,你所言有理。”李世民緩緩開口,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思考。
這句話讓秦懷玉懸著的心稍微放下了一些,他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打動了李世民。
不過他並沒有沾沾自喜,他清楚自己還有更重要的觀點需要闡述。
是,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內心的激動,繼續說道:“陛下,真正讓臣說出‘三思’這句話的原因並不是以上兩點,而是第三點。”
李世民原本平靜的臉上在聽到秦懷玉提及“第三點”時,顯露出些許驚訝。
他略微調整坐姿,更加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手中的手機,彷彿要透過這雙眼睛看到更遠、更深的地方。
秦懷玉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接下來他要說的話,對於李世民,對於整個大唐,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陛下,第三點是臣在洛陽初見殿下之時,殿下親口所言。”
“雖然殿下表面不著調,可微臣卻能感受到殿下的信念與決心。”
秦懷玉的聲音開始變的有些顫抖,彷彿在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但每一個字都清晰而堅定。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千萬人,吾往矣。”
“何況不過只是區區瘟疫?”
話語一落,甘露殿內一片寂靜。
世民怔住了,他的雙眼迅速猩紅,眸中有熱淚翻滾。
他的手微微顫抖,彷彿在極力壓制內心的激動與擔憂。
“好兒子,朕的好兒子......”李世民喃喃自語。
李世民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李泰在洛陽的身影。
那是一個英勇無畏、堅定執著的兒子,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從未退縮。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在說:“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蒼生的福祉,我不惜一切代價,勇往直前。”
秦懷玉略顯沙啞的聲音在甘露殿內迴盪,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情感和力量。
在場的人都被他的話語所感染,眼前彷彿浮現出李泰在洛陽的種種場景。
他們看到了李泰在抗擊疫情時的英勇無畏,看到了他安撫民心時的智慧與果斷,也看到了他堅守信念、勇攀高峰時的堅定與執著。
這一刻,他們彷彿又看到了李泰那吊兒郎當的身影,但這次他的口中輕聲說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千萬人,吾往矣。何況不過之事區區瘟疫?”
這句話彷彿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李世民的心情複雜難言,作為一國之君,他必須權衡利弊得失,考慮國家的長遠發展和穩定。
作為一個父親,他又怎能不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