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隊伍往前走著,霍海也是在思考著。
自己對於劉徹,是不是太過於不近人情了。
霍海一開始以為劉徹封的五嶽,就是後世那個五嶽。
但是搞清楚後發現不是的。
劉徹的五嶽分別是泰山、華山、霍山、常山和嵩山。
事實上,歷史上劉徹的五嶽,也是這五嶽。
而霍海大概知道,常山就是恆山,因為諱漢文帝劉恆的名字,改成了常山,後來改名成了大茂山。
而在後世,另外一座山,取名叫做恆山,代替了現在的常山。
而霍山,就是天柱山。
大漢的五嶽,並不是衡山,而是霍山。
這一點,在歷史上也是如此。
但原因是不是一樣的原因,霍海就不清楚了。
嶽這個字很明顯,就是高山的意思,崇山峻嶺,巍峨挺拔,獨立於本地,這樣叫做嶽。
而霍山,是什麼意味,不言而喻。
如果有人非要說這是個巧合,霍山是溝壑縱橫的山的意思。
那為什麼不叫做壑山。
為什麼劉徹非要帶霍炎去封禪?這份榮耀,怎麼能說得清楚?封禪車隊裡,從火車上下來沿途視察時,霍海實際上在車隊比較靠後的位置壓陣。
司馬相如沒來,他一把年紀了,劉徹怕把他折騰沒了,那霍海直接就三連跳把三公幹一遍了。
雖然劉徹也想過,要是張湯剛死了,霍海剛當上御使大夫,然後馬上司馬相如就沒了,這樣霍海就直接上位丞相了,就能解決很多麻煩,讓霍海不要把全部權利都過一遍。
但一想到如此不信任霍海,加上還要讓司馬相如這個寵臣一把年紀了還得不到壽終正寢,劉徹就在剋制自己不要往這個方向亂想。
想都不要想。
以如今的醫療水平,以及藥物開發速度,特別是對高燒肺炎等一類極度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和壽數的病症的藥物開發,至少能確保司馬相如這樣的大人物好好地活著,活個近八十。
他身上畢竟沒什麼暗疾。
霍海作為御使大夫,上任後,反而輕鬆了許多。
從忙碌的狀態,突然輕鬆了之後,霍海有了時間去從新審視這個自己締造的世界。
只要掐住槍械等科技不外流,禁止各種科技翻譯成其他語言傳播。
那麼華洲就可以永久性對其他大洲形成代差碾壓。
哪怕到時候,華洲的大漢子民日子過的不好,要去更窮苦的地方闖蕩,他們也不會把科技帶給這些土人。
因為大漢會用法律規定,所有土人除非有巨大的貢獻被朝廷認可的貢獻,否則禁止學漢語。
不學漢語,就沒法研究科技,沒有科技,就不可能威脅到大漢。
這一套架構,霍海十分滿意,這幾乎就是英美做法合二為一之後,又上了強度並且改掉了他們被奴隸鳩佔鵲巢的致命系統漏洞之後,形成的一套系統。
這個系統肯定不完美,肯定有其他問題。
但現在看起來,讓霍海非常滿意。
霍海甚至已經演練過兩次文化毀滅了。
以後再希臘來一次,在羅馬來一次。
然後把自己專門給他們改的東西,給他們留下。
至於這麼做是否會損害人類文明傳播瑰寶這種事情就不在霍海考慮範疇了,因為在前世,他們意圖這麼做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霍海只是一味地跟他們學習罷了。
前世華夏沒有翻車是自己強大,現在希望羅馬到時候也能頂得住7.5毫米口徑的子彈。
至於未來會不會捱罵這種問題,霍海當了這麼多年高官,難道還沒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