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恩科 (第1/2頁)
父皇龍馭賓天后,我跑了 饅頭lemon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梁珞珞注意到這些生面孔,也多了不少人“後面這些是?”
見梁珞珞注意到他們,一個長衫打扮的人從隊伍中趕緊走過來行禮,面容方正,莫名的
“參見殿下,微臣是工部員外郎鄧方,此次奉皇上之命,協助方圓治理魯城。”
“皇上派了這麼多人過來?”
魯城被周太守控制的久了,黨同伐異,方圓查到最後幾乎所有的官員手裡都有命案,清廉正直的官員不是被迫害了就是被排擠走了。
“自然,皇上說,既然魯地已經安頓好了,想必殿下也要去其他地方巡查,只是陛下得知殿下要造橋修路,疏通河道,還新建了作坊,這些事情都需要人接手,
所以特意找了我們這些熟手過來,這裡面戶部工部吏部兵部都來了不少人,聽憑殿下安排!
殿下這是皇上給您的信,請您親觀。”
梁珞珞接過信拆開,發現裡面有兩個信封,一個寫著皇姐親啟,另一個寫著杜珺親啟,梁珞珞暗笑著搖了搖頭。
這弟弟呀,雖說如今辦事周全,但果然還是個少年,給心上人寫封信都不好意思拿到人前,還塞到了給她的信裡。
杜珺就站在梁珞珞身邊,瞄到信上的字了,臉上顯露出焦急的神色,這年頭沒有微信,沒有電話,只能靠著這一點點筆墨寄託相思了。
梁珞珞也不忍看著小情侶害相思,將手裡的信遞給了她。
天氣太冷了,實在站不住,梁珞珞看著疲乏計程車兵,
“各位一路辛苦了,新來的官員,由方大人安排職位,先在太守府安頓下來,商隊的人,便都各自回家休息吧!今日酉時來衙門擺流水宴,給各位接風!”
如今已是深冬,寒風凜冽,在場的眾人也就陸續散了。
梁珞珞趕緊躲進暖房裡,芙蓉他們都去幫默兒準備晚宴了,身邊只留了芙蓉一個。
哈了哈凍僵的手,拆開梁珞安的信,除了寒暄便是將近來朝局發生的事告訴她,梁珞珞重活一世,很多事都是上輩子發生過的,梁珞安處置的都很妥當,直到她看到幾個字,
【因父皇駕崩,新帝登基,故加開恩科】
梁珞珞看到恩科這幾個字,腦子裡上輩子的記憶像潮水一樣湧過來,本來好好的一場科舉最後卻搞成了那個樣子,想想就後悔。
大梁三年一屆科舉取士,但每逢皇帝更迭,總會加開恩科,這不算大梁首創,在華夏古代算是常事。
“怎麼了?”芙蓉發現了梁珞珞的表情不太對,“可是遇到了什麼事?”
梁珞珞指著梁珞安的信,“皇上要加開恩科了。”
“恩科!”此事芙蓉是記得的。
原著小說裡,梁珞珞也按照大梁的慣例加開恩科了,但卻沒想到這次錄取的人偏偏都是南方學子,朝堂之上,官員素來會站隊,老鄉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分派方式。
明朝萬曆時期大臣邱瞬就曾總結道:“而今朋黨有三途,同榜而出為其一,座主門生為其二,同年而出為其三。”“鄉黨”關係,反而凌駕於師生關係之上。
便是現代,因為院校站隊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現代社會,各個省份之間的高考分數線是不一樣的,梁珞珞大學時候,同樣一個宿舍,不同的省份,高考大省的孩子和偏遠地區的孩子能差到一百多分。
所以當時沒有北方學子上榜,梁珞珞不以為意,科考當然是公平最重要,只是覺得大約北方的教育資源不太好,還想著將來有機會教育資源傾斜一下呢。
當禮部將名單呈給梁珞珞的時候,李沐恩勸過她,讓禮部在名單里加幾個北方學子換掉幾個南方學子,可梁珞珞非要完全公平,置之不理。
所以放榜後,北方學子聯名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