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城的事大家都有所聽聞,這些讀書人自幼學的是治國安邦,不論後面變成貪官汙吏還是奴顏媚骨,至少在讀書之時都有濟世報國的理想,都想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以除了穆王一派的臣子,都高看梁珞珞一眼。

之前只知道先皇寵愛梁珞珞,只是從未聽聞這公主竟然如此擅長處理政事,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這麼多新奇的點子,這魯城的百姓也是有福了。

梁珞珞趕到養心殿的時候,梁珞安正對著一堆奏摺頭疼,眉毛擰的緊緊的,小臉繃著,嚴肅的不行,不過登基幾個月,已經很有帝王風範了。

“珞安。”梁珞珞看著十五歲的小豆丁,還是有些心疼,這麼大的擔子,就壓在了這麼稚嫩的肩上。

“姐姐!”梁珞安剛才擰著的眉毛一下舒展開了,稚嫩的臉上露出笑意,隨即放下筆,撲過來拉著梁珞珞的手,“知道姐姐回來了,還以為姐姐至少要睡到下午才會過來看朕呢。”

哼,她就是愛睡懶覺怎麼了嘛!

“珞安,是有什麼煩心事嗎?”

梁珞安的腦袋一下子就耷拉下來了,“姐姐,是科舉,如今父皇殯天,理所應當的開恩科,只是這主考官的人選還沒定。”

梁珞安將手邊堆著的一大摞摺子遞給梁珞珞,梁珞珞接過後略略的掃了一眼,大多是推薦主考官的,只是這人選千奇百怪的,誰都有。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舉的排名是實打實的,但是文舉的排名很受考官的影響,甚至這個考官的故舊姻親師門,太多因素都能左右最終的結果。”

說白了就是沒有人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若是都像孫悟空那樣,生來便有一身本事,便沒有這麼多事了,

這滿朝文武,每個人都有拉拉雜雜一大堆的關係,人皆有私,是甩不掉的。

上一世梁珞珞只顧著追求她所謂的公平,選了鄭閣老來主持大局,鄭閣老的確身居高位,也有品衡天下士子的本事。

最開始的選擇是供公平的,只是後來這場鬧劇愈演愈烈,

鄭閣老氣不過,為了突出北方學子的水平差,從北方學子裡拿出最差的幾篇來昭告天下,還貼在城門口,結果不僅沒有讓北方學子心服口服,反而鬧得更兇。

這輩子不能再用這個老貨了,只是換誰梁珞珞也沒想好,估計換了誰上去都難免有科舉舞弊發生。

“珞安想用誰?”

此事若是好解決,梁珞安也不用這麼頭疼了,嘆了口氣,“誰來做主考官,誰便擁有了結黨的本錢,所以不管用誰都不放心。

便是不結黨,用誰能完全公平呢?誰能不受親屬影響呢?”

和父皇不同,梁珞安許是自幼受過委屈,他天生便更懂人心。

“所以姐姐,朕想用你。”

!!!!梁珞珞驚了。

“姐姐並不擅長詩文,如何做得了這主考官呢?”梁珞珞在現代雖說學的是文科,但自幼也沒有學過八股文呀。

梁珞安倒是提前想好了,“稿子自然有人審,只是姐姐來坐鎮主考官,以姐姐的地位,便不會有人來囉嗦了。”

梁珞珞知道梁珞安說的不無道理,她是公主,的確不牽扯什麼故舊師門姻親的,只是......好想把自已上輩子惹出來的事告訴梁珞安。

居然敢相信他那什麼事都惹的出的姐姐!看著梁珞安那期待的眼神,梁珞珞一句拒絕的話都說不出口。

啊啊啊,誰來告訴她,這活能不能接?

梁珞珞下意識的轉頭想找林溯,但林溯和芙蓉如今候在殿外,根本沒進來。

“珞安,容姐姐回去想想好不好,放心,姐姐會幫你解決這件事的”梁珞珞朝著梁珞安拍了拍胸脯,下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