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病是難以避免的,曲黎對此早就有心理預期,沒想到在他最重視,還沒有成氣候的時候就有人想要糊弄他,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在電話中和路奇溝通,交流了意見。

“這應該是個別現象,我們公司整體的情況挺好的.”

路奇“那就好.”

曲黎其實也不認為聚美現在就問題多多第三天,聚美雲端計算對外公開了這次事故的報告,解釋了事情發展的原因,對使用者給與補償,至於內部的責任劃分,人事變動,曲黎沒幹涉。

第二天王建找到曲黎,訴說其中內情,聚美雲端計算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可他推動大量業務上雲,讓聚雲科技內部壓力很大。

曲黎不以為然,誰的壓力不大,榮耀就要上市了,他難道就沒壓力?可沒想到這次是他自大了,聚雲科技再次出現離職潮。

就在這時候,在中美兩國財經媒體熱鬧了半個月,榮耀終於在米國上市了,ipo價格定在了美元,融資81億美元,當天股價漲到256美元,市值約1330億美元。

持有榮耀億股的曲黎,身家增長400億美元,加上聚美的股票曲黎身家達到48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華人首富。

然後呢,自然是登上國內外各種頭版頭條,曲黎身家清白,是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科技富豪,值得各種稱讚。

歐美的媒體當然有陰陽怪氣的,可榮耀在北美是各大媒體的廣告大戶,真要罵他,是有反噬的。

國內不用說,央媽財經做了專題節目,說曲黎是中國夢的代表。

除了曲黎,還有榮耀帶來的造富效益,李一楠以150億美元身家排進全球前50,中國第二;雷君持有約1000萬股約26億美元的身家。

榮耀上市帶來的億萬美元富豪還有張亞秦、蘇媽等十幾人,百萬千萬美元富豪不計其數。

哪怕已經離開的周少寧都有13億美元身家。

一時間,曲黎的聲望在國內達到頂點,成為國人的驕傲。

“為什麼要辭職?”

曲黎一臉嚴肅的坐在聚雲科技,自從聚美雲爆發大規模故障,大量員工提出了離職申請“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一個鬍子拉碴的程式猿說“國內難道還有比聚雲科技更接近成功的企業?”

曲黎嚴肅的問“不是的,國內幾乎自有我們在做這件事.”

“你不看好雲端計算的未來?”

“我不知道,但我們已經有國內最優秀的團隊了,還是做不到……”“亞馬遜a怎麼成功的?他們能成功我們為什麼不行……”“……”這個問題程式猿答不上“是什麼讓你堅持不下去?”

同樣的問題曲黎問了很多人,他高估了聚美的技術實力,還有程式猿的承受能力,這和聚美的分配機制有關。

聚美員工的收入主要分為基本工資,獎金和股權激勵,後面兩類和部門效益有關,聚雲科技在研發階段,看不到盈利前景,所以哪怕有曲黎的偏向,可實際收入略低於同行,比如在榮耀工作的同鞋。

看不到希望,不想做下去的人同樣有,阿里雲當年出現的事情在聚美雲出現了,這是曲黎沒有想到的,他本來以為聚美雲幣阿狸雲強很多。

人果然容易有錯覺,太高看自己了。

“我們做雲端計算的底層邏輯到底有沒有錯?”

曲黎頗有些消沉的開會,林兵、王建等人坐在一起討論雲端計算遇到的問題“沒有問題,只不過雲端計算的難度很大……”“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接近a就好,難道我們的差距就這麼大?”

“能夠做到.”

王建堅定的說“那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做到,還有怎麼解決現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