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伏完和劉協還商量了其他幾個人選。
其中甚至包括了太尉楊彪。
只不過對於他們選定的這些人,有幾個能夠被他們兩個信任,這件事可就說不準了。
畢竟這位漢天子現在所處的環境,依舊是十分緊張。
可以算得上是如履薄冰。
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讓漢天子把想法交託出來的。
萬一碰上個騎牆派,表面上忠於朝廷,忠於漢室。
背地裡卻是見風使舵,隨時有可能轉到呂布或者董卓那邊去的,那他這個當天子的可就危險了。
大致上商量了一下之後,伏完這位國丈爺也就應該離開了。
雖說由於董卓無意中放鬆了警惕,給了他們兩個私下裡交流的機會。
但這並不意味著董卓的放鬆警惕是無限制時長的。
伏完不適合待的太久。
否則引起了董卓的疑心,可能會有天大的麻煩。
等伏完離開之後,劉協長嘆了一口氣。
雖然依舊是少年郎,但不論是從行為舉止還是言行神態,看著都反倒頗顯成熟老態。
也實在是環境所逼迫。
讓這位天子根本就沒有時間來經歷,少年所應該經歷的一切。
只能夠被迫成長為一位心思深重,城府不淺的老謀略家。
劉協邁著沉穩的步伐,在位置上坐了下來之後。
拍了拍自己的手臂和膝蓋。
“真希望能夠光明正大的走出這間宮殿啊。”
“朕何時才能不做一隻籠中之鳥,可以大方的召集文武百官於大殿議事。”
“任重而道遠,希望朕有生之年能夠等到這一天。”
劉協在有些頹然悲觀的同時,卻又對自己帶上了幾分希望。
他希望自己能夠名副其實地當一次天子。
而並非如現在這般看似風光,實則沒有半點權利。
除了天子的名號,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天子。
朝中大臣有不少已經很長時間沒見過他這位皇帝了。
關中地區有多少人是隻知董卓而不知天子的?
恐怕數都數不過來。
悲觀是因為如今環境對他來說太惡劣了。
他想要做些什麼都是左右為難,到處都是障礙和掣肘。
而希望則是,他現在好歹還保留了天子的名號。
最起碼依舊算得上是大漢正統。
只要他能夠堅持活下去,在天子的位置上活下去。
活的比呂布時間長,活得比董卓時間長,那他就有翻身的希望。
沒辦法,拼實力拼不過,只能夠採用取巧以及拼命長了。
自顧自的感嘆了一下之後,劉協似乎聽到了自己所呆的這間宮殿外面有動靜。
估摸著董卓的那些心腹,可能又開始上崗了。
所以立馬撤掉了自己這副神情。
換上一副淡然無事的神情,開始閱讀起自己桌案上這些書籍。
而畫面暫且切開漢天子這邊。
轉到呂布所在的大軍軍營。
幷州軍已經在弘農郡和京兆尹的邊界駐紮了好幾天了。
時刻準備著發動大軍,直奔長安而去。
呂布只是在等待著長安那邊的事件發酵。
他手底下的情報機構已經把他的意志貫徹了下去。
並且把王允和李儒的回應都傳了過來。
呂布也知道了他們的想法。
這兩個在長安擁有很大影響力的文士,都足以對呂布的計劃產生很大變動。
雖說兩個人都不曾掌握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