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差。
董卓希望能夠拖住呂布的腳步,而自己這邊調集大軍的速度能夠快一點。
其他的事情他也做不了什麼。
因此對於天子的邀請,董卓還是傾向於給個面子。
所以也就悠哉悠哉的帶著數百號人,往天子所在的宮殿而去。
隨他同行的還有樊稠、張濟兩位將領,外加上李儒這位首席軍師。
這基本算得上是董卓手底下最高層的陣容了。
除此之外也就是李傕和郭汜、張繡。
因此參與這一次宴會,董卓給出的規格還挺高。
只不過除了董卓自己大大咧咧,有些蒙著頭不知道事情情況之外。
剩下的人個個都有自己的心思。
王允那群人,已經準備著把董卓強行格殺在這。
而漢天子也是同樣的想法。
至於董卓的首席軍師李儒,他是董卓陣營當中唯一一個,有些別的心思的。
對於王允這群人的計劃,李儒其實全都看在眼裡,心中也有數。
早在他全天候派人監視王允和馬騰這群人的時候。
李儒就基本上猜測他們要有所行動了。
而數百名刀斧手從皇宮北門入城,埋伏到天子所在宮殿的時候。
李儒同樣也有眼線盯著。
這也就導致王允的全盤計劃,其實都在李儒的算計之中。
其實王允他們準備的也算是非常隱秘了。
不曾出現告密,走漏風聲等情況。
但偏偏這種事情就害怕有心人的算計。
如果無人猜測到的話,那麼王允他們絕對可以悄咪咪的把計劃搞定。
可只要有有心人故意算計,那麼即便計劃再隱秘,也會走入馬腳。
總之,對於今日即將發生的一切,李儒已經有了全盤猜測。
到達天子宮殿門口的時候。
李儒突然開口對董卓說道:“太師,我突然想起有些許政務疏忽了。”
“請容我言後一時半刻來,先去把這份緊急軍情處理了。”
一聽到有政務軍情。
董卓當然不會非得讓李儒參與天子的宴會。
畢竟和當前緊張的軍情相比,天子過壽宴,還不算什麼事。
更何況董卓很多事情,本來就需要李儒拿主意。
得到了董卓的首肯之後,李儒轉身離開了宮殿。
他當然不是去處理什麼政務和軍情。
無非就是找個託詞藉口,不參加那場宴會罷了。
估摸著王允他們就準備直接埋伏,將董卓和樊稠、張濟兩位大將一起斬殺。
而李儒雖然也需要董卓陣亡。
但他同樣也要王允喪命於此。
因此他當然不能夠跟著進入那間宮殿,否則指不定也會成為刀斧手的刀下亡魂之一。
在出了皇宮之後,李儒第一件事就是直奔軍營。
他要先找到能夠成為自己助力的隊友。
比如說沒有跟著董卓一起去參加宴會,卻同樣手握重兵的李傕和郭汜。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人才是董卓手底下,擁有兵權最多的將領。
其他幾個都要弱上幾分。
因此李儒直接找上門來。
而以他西涼軍總軍師,董卓勢力第二人物的身份。
自然是一路暢通無阻。
畢竟軍師本來就有參贊軍情,指揮軍事行動,參與軍事謀略的職責。
更何況董卓手底下只有他這麼一位軍師。
那他這個獨苗苗,當然是掌控了所有的行軍佈置,統兵調化之權。
等他亮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