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話一說,李傕和郭汜也就不耽誤時間了。
立馬用自己的調兵令牌,調動駐紮在這裡的數萬大軍。
由於人數較多,所以分佈在長安城偏向角落的位置。
甚至還有一部分駐紮在城外。
因此只能夠先行調動其中一部分,趕到皇宮去。
剩下的一部分,後面跟著過去。
李儒看到這兩名長安城擁有兵力最多的將領,都同意了自己的要求。
這下心裡也算是平靜了下來。
只要這倆傢伙能夠配合自己的行動,那麼整個基本盤就算是穩了。
李儒可是故意拖延了一段時間,稍微晚了一點才到軍營裡來的。
這也就保證了一個足夠漫長的時間差。
這麼些時間,如果王允他們準備充分的話,那董卓基本上必死無疑,要把命交代在皇宮中。
那李儒的首要目標就算是完成了,最起碼也就有了個保障。
然後他這邊再跟著,派大軍衝入皇宮中。
就憑藉李傕和郭汜兩位將領手底下擁有的數萬大軍。
足夠將王允他們給通通剿滅。
到時候,自己的第二個目標也可以順理成章的完成。
那麼在呂布那兒,就能夠交差了。
足夠讓幷州軍為自己撐起一道保護傘。
當然,李儒的終極目標並不是這個。
他想要的是能夠為幷州軍效力,在呂布手底下做事。
對他這樣的謀士而言,就這樣卸甲歸田,隱居深山之中,那是十分不甘心的。
他好歹也做了這麼多年的謀士。
自己一直輔佐效力的董卓,也曾經是天下第一的諸侯勢力。
自己也曾在洛陽風光無限,十幾路諸侯都只能望而卻步。
結果到頭來卻需要淪落到這個地步。
一旦董卓就此敗亡。
那世人對他的評價,將會無限制的降低。
畢竟天下人都現實的很。
輸了就是輸了,成者王侯敗者寇。
董卓再也沒有半點機會取得天下,只要被呂布給覆滅,那麼所剩下的就只有謀亂反賊的名號。
而自己如果不投靠呂布,給自己洗白一個身份的話,那天下對自己的評價也將會是助紂為虐,輔佐謀亂反賊的忤逆之輩。
辛苦半輩子,難道就只為了得這樣一個有辱身份的名號嗎?
李儒當然不會選擇甘心。
所以很簡單,他要完成呂布的第三個條件。
徹底分化董卓手底下幾方勢力。
並且最好還能夠直接勸降一方或者兩方,如此一來,就能夠讓呂布十分順利的掌控長安城。
並且輕鬆接管董卓的長安集團勢力。
如此,就能夠充分證明自己的能力所在。
有能力的人,不管在哪都不會被人嫌棄。
李儒相信呂布絕對是那種不拘一格用人才的。
只要自己有能力,那呂布有什麼理由不用自己呢?
難不成還是為了可笑的天下悠悠之口嗎?
又或許是皇宮中那位皇帝的隱形威脅?
這些都不成立。
對於呂布這樣志在天下,並且有很大可能可以一統天下的英才雄主而言。
行事之間不需要什麼顧忌。
就在李儒這邊聯絡上兩名大將,調動大軍浩浩蕩蕩的往皇宮趕去之時。
董卓那宴會也已經開始了。
天子坐在最上方,董卓在左首位置。
還好,基本的禮儀算是照顧到了。
畢竟天子的身份在這,如果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