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雲見狀,微微頷首,眼神中滿是鼓勵,輕聲說道。

“王陽,你但說無妨。”

王陽趕忙拱手施禮,面色凝重如鉛雲密佈,語氣誠懇且焦急地說。

“王爺,若是他人獲得土豆,不出幾年,便不會再為糧食發愁。”

“到時,您再想東夏稱皇,一統天下,怕是難上加難,機會簡直渺茫到如水中撈月、霧裡看花!”

他越說越激動,額頭上甚至冒出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

“王爺,目前青陽城兵力甚少,書生深知您心中急切。可養兵千日,而非一時啊,倘若急於求成,將祥瑞與他人共享,豈不因小利而障目,失去長遠的益處。”

“畢竟,那可是畝產八千斤,甚至萬斤之祥瑞啊!”

文淵眉頭緊皺,神色憂慮,亦是起身附和。

“是啊,王爺,您可得三思啊!”

“哈哈哈!”

陳青雲不禁爽朗一笑。 這一笑,卻令二人如墜雲霧,摸不著頭腦。

“你們落座,快快落座,此事不必擔憂,且聽本王細細講來!”

陳青雲淡然地喝著茶,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而王陽二人則是一臉焦急地等著他。

“文淵,王陽,土豆於本王手中可畝產八千,甚是上萬斤。”

陳青雲的聲音不緊不慢,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

“倘若到了他人手中,狗屎運好的話,畝產能到一千左右,那就謝天謝地了。若是運氣不佳,怕是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說著,陳青雲輕抿一口茶,目光深邃而悠遠。

“授之以魚,但不授之漁。本王只出讓種子,可沒說教他們如何種植。如果不出本王所料,那些種子到了他們手中,多半會爛在地裡面。”

陳青雲嘴角一揚,目光在王陽和文淵身上掃過,帶著幾分審視和玩味。

“你們說,本王何懼之有啊?”

聽此解釋,王陽先是愣了一下,隨後臉上的焦急之色逐漸褪去,長舒一口氣。

“王爺如此籌謀,倒是我等不知其中奧妙,我等心急了。”

文淵也跟著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慚愧。

“王爺運籌帷幄,是我等見識淺薄,考慮不周。”

此時,陳青雲臉上揚起一抹凝重,語重心長地說。

“王陽,你剛才的話說對了一半,本王必須急於求成。”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來,雙手負於身後。

“你們想想,若是老四舉兵而來,本王只能強力征兵,死守青陽關。可是,死守青陽關,除了需要人,也需要大量的裝備。”

他的目光看向遠方,彷彿看到戰火紛飛的場景,聲音也變得沉重起來。

“眼下,能使本王短期提升兵力,確保死守住青陽關,最好最快的辦法,便是用土豆,以物換物。”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本王深知戰爭的殘酷,不想敵軍來犯時,手底下的人赤手空拳去守城,白白犧牲!”

陳青雲想起曾經看過的那些正兒八經的抗日劇,知道那時候兩三個人才能有一杆槍,甚至有的人到死,都沒有摸過槍。

所以,他跳過搞錢,直接搞裝備和糧食。

槍桿子裡出政權,有人,有裝備,有糧,他才有死守青陽關的底氣。

陳青雲長舒一口氣,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堅定如磐石。

“再者,土豆一旦在青陽城種下,即便我們藏得再好,出不了幾年,種子,種植方法都會走漏風聲。”

“與其如此,不如趁現在,世人尚未清楚之時,發揮出土豆的最大價值,以解青陽燃眉之急!”

聞聽此言,王陽的眼神瞬間變得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