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劉協正在院中練槍,一名僕從匆匆跑來,稟報說董家老太太派王管家來請他過府一敘。劉協停下手中的動作,眉頭微皺。他知道,這個邀請背後必有深意。
\"請王管家稍候,我馬上就來。\"劉協吩咐道。
回到房中,劉協換上一身得體的衣袍,整理儀容。他站在銅鏡前,仔細端詳自已的面容。鏡中的年輕人英俊挺拔,眼神堅定而深邃。劉協知道,今天這場會面將是一次重要的考驗。
來到前廳,王管家正恭敬地等候著。見劉協出來,來不及感嘆當年那捕魚少年的華麗轉身,連忙上前行禮。
\"劉協大人,老太太盼您多時了。請隨我來。\"
劉協關切到:“聽說上次賊人闖府,王叔你受傷頗重,如今恢復可好?”
王管家感動道:“承蒙大人記掛,小人並無大礙,不過是留了幾道傷疤罷了。”
劉協點頭示意,讓一位羌族少年拿來一個錦盒,說到:“年少時承蒙王叔提攜,區區小禮請王叔莫要推辭。”
王管家正欲推辭,見狀只能收下。
隨即,劉協跟隨王管家離開了自已的住處。一路上,他的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各種可能的情況和應對之策。
董府坐落在臨洮城最繁華的地段,佔地廣闊,氣勢恢宏。劉協跟隨王管家穿過重重院落,終於來到了老太太的居所。
剛踏入院門,劉協就感受到了幾道犀利的目光。抬頭一看,只見院中站著幾位董家的族人,有男有女,年紀各異。他們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和善,有的冷漠,有的則帶著明顯的敵意。
劉協心中瞭然,看來董家對他和董白的婚事意見並不統一。
老太太坐在正堂的主位上,雖已年邁,但目光依舊炯炯有神。她上下打量著劉協,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劉協,快來見過老太太。\"董白的聲音從一旁傳來。劉協這才注意到,董白正坐在老太太身邊,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劉協上前行禮,\"晚輩劉協,拜見老太太,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便把帶來的禮物呈上。
老太太擺擺手,\"免禮。來,坐下說話。\"一位識趣的下人把禮物接過。
劉協謹慎地坐下,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心中已有了大致判斷。
老太太開口道:\"劉協啊,聽說你救了我們家白兒,還立了大功,老身在早日前就欲見見你這位少年英才,可惜傷遲遲未好,一直拖到今日。老身今日請你來,一是要當面道謝,二是想和你聊聊。\"
劉協恭敬地回答:\"老太太言重了。救董白小姐是晚輩分內之事,立功也是為將軍效力。能得老太太垂詢,是晚輩的榮幸。\"
這時,一位中年男子突然插話:\"劉協,聽說你是個孤兒,不知家世如何?\"
劉協心中一凜,知道考驗來了。他不卑不亢地回答:\"回稟這位叔父,晚輩雖家道中落,但一直以來都以為國效力為已任。雖現如今並無顯赫家世,但據傳祖上乃高祖遺落在外的血脈。\"
那中年男子臉色一凜,還想再說什麼,卻被老太太抬手製止。\"行了,家世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劉協年紀輕輕就立下大功,這才是最重要的。\"
劉協心中暗喜,看來老太太對他還是頗有好感的。
接下來的時間裡,老太太和其他族人輪番向劉協提問,涉及政見、軍略、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劉協應對自如,不卑不亢,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妙語連珠,漸漸贏得了在座多數人的讚賞。
就在氣氛漸入佳境時,一位年輕族人突然問道:\"劉協,你對董白究竟是何感想?是否真心喜歡她?\"
這個問題如同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