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再轉,回到制定營救計劃這天。劉協站在大帳中央,周圍環繞著董卓和一眾將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著他揭示拯救董白的計劃。
\"諸位,\"劉協開口道,聲音沉穩有力,\"我們的計劃分為三個階段:迷惑、突襲和營救。\"
他走到地圖前,指著叛軍的大致位置說:\"首先,我們要讓叛軍相信我們已經被他們牽制住了。我建議派出使者,假意與他們談判。同時,我們要做出調動兵力的姿態,但實際上是在暗中集結。\"
此時大帳陰影處,傳來一道聲音:“這樣固然可以麻痺敵人,讓他們放鬆警惕,可若是他們不上鉤呢。”
劉協聞聲看去,只見一名微胖的中年文士立於陰影之處,若非出言相問,都幾乎察覺不到此人存在。
董卓見計劃被打斷,面露不悅,問道:“此乃何人,為何在大帳之中?”
一旁的李儒急忙上前:“此乃吾之好友賈詡賈文和,因頗有才學,曾任郎官,正欲說與主公。”說罷,急忙扯了扯賈詡的衣角,示意他往後稍稍。
劉協一聽是賈詡,面露笑意,心想,我的謀士,可不能這就給即將暴怒的董卓給砍了。便出言解圍:“無妨,正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吾等只為救出白小姐,也該取長補短。”
言罷,見董卓臉色好轉,劉協繼續說道:\"對此,我們還可以散佈一些假訊息,讓敵人誤以為我們內部出現了分歧。\"
接著眼神示意賈詡補充計劃,以做胡亂出言的補救。賈詡也是秒懂,見避無可避,心一橫,說道:“第二階段可是突襲?我們會在談判進行到關鍵時刻時,突然發動全面進攻。這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見劉協不住點頭,表示贊同,賈詡補充道:\"我們可以利用地形優勢,在幾個關鍵位置設下伏兵。當主力軍正面進攻時,這些伏兵可以切斷敵人的退路。”
“正如賈先生所言,我們得狠狠地打疼邊章,讓其餘沒跳出來的心懷不軌之徒,知道董將軍的厲害。”
最後,\"劉協的目光變得銳利,\"在大軍進攻的掩護下,我將親自帶領一支精銳小隊,潛入敵營救出董白小姐。\"
聽到劉協要參與營救,眾將領皆面露不虞,紛紛請戰。
董卓更是直接問道:\"我帳下猛將如雲,願為我赴湯蹈火的部將比比皆是,為何要用你呢?\"
劉協堅定地回答:\"將軍,正因為如此,我才更應該親自去。只有我去了,才能讓對方放心,我們的猛將都在,證明我們沒有私下營救,更好的麻痺對方。況且,我是制定計劃的人,我更能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最後救出白小姐。不過,這位賈先生,董將軍可否讓與小子,我帳中正缺一幕僚,為我制定營救機會,查漏補缺。\"
李儒正欲開口,見董卓點頭,便不再出言。賈詡眼神飄忽,不知在想些什麼。
董卓最終點頭同意了劉協的計劃。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協和賈詡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從早到晚都在討論計劃的細節。
劉協親自挑選了二十名最精銳計程車兵組成營救小隊,每天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同時,他也不忘與賈詡一起研究地形,制定詳細的潛入路線。
賈詡則負責整體戰略的協調。他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假訊息,透過各種渠道傳播給敵人。同時,他也在暗中調配兵力,為最後的總攻做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賈詡越發欣賞劉協的才智。這個年輕人不僅有勇有謀,而且學習能力極強。每次討論,劉協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有時甚至能跳脫他設計的框架,指出賈詡思慮不周的地方。
\"劉協,\"有一天晚上,賈詡突然說道,\"你可知道,你的才能遠超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