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城內,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街道兩旁掛滿了紅色的綢緞,寫著\"文會\"二字的旗幟迎風飄揚。來自四面八方的文人學子們絡繹不絕地湧向縣衙所在地,那裡是此次文會的舉辦地點。
縣衙前的廣場上,已經搭建起了一個宏大的露天會場。數十張桌案整齊排列,每張桌案上都擺放著文房四寶。最前方是一個高臺,上面設有主座,想必是為幷州別駕劉協準備的。
人群中,一位身材瘦小、相貌清秀的\"男子\"正東張西望,眼中滿是好奇和緊張。這位\"男子\"正是女扮男裝的張怡,她化名張易,混在眾多文人中間,希望能在這次文會上一展才華,被劉協看上,混入劉協身邊。
張怡身邊站著一位中年文士,看起來頗有些狼狽。他嘆了口氣,對張怡說道:\"小兄弟,你也是來參加文會的吧?\"
張怡點點頭,用刻意壓低的聲音回答:\"是的,在下慕名而來,希望能得到別駕大人的賞識。\"
那位文士苦笑道:\"哎,我們這些人,不都是抱著這個希望來的嗎?我叫李文,是從冀州逃難來的。為了來參加這次文會,我可是典當了家裡僅剩的幾件值錢物件啊。\"
張怡聽了,心中一陣酸楚。她想起了一路上看到的那些苦難景象,不由得對這些文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這時,另一位看起來年紀稍長的文士插話道:\"李兄莫要灰心。聽說別駕大人為人寬厚,最是愛惜人才。只要我們有真才實學,定能得到重用。\"
李文點點頭:\"王兄說得是。不過,我聽說這次來參加文會的人很多,競爭恐怕會很激烈啊。\"
那位姓王的文士笑道:\"這正好說明別駕大人的魄力。你們聽說了嗎?凡是被選中的人,不僅可以在三縣任職,俸祿還要加倍呢!\"
\"不僅如此,\"另一位文士湊過來說道,\"我聽說還有一本紙書相贈!諸位可知道,在這個時代,紙是多麼珍貴的東西?更別說書了,那可是世家壟斷的知識啊!\"
眾人聽了,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張怡也感到十分驚訝,她沒想到劉協會如此重視人才。
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只見一位衣著華麗的年輕人在幾名隨從的簇擁下走了過來。
\"這位是誰啊?看起來好像很有來頭。\"有人小聲問道。
旁邊一人答道:\"這是幷州大族王家的公子,王元,聽說他也要參加這次文會。嘿,王家現任家主可是豫州刺史王允大人,那可謂是文武雙全的英傑。\"
張怡聽了,不由得多看了那王元幾眼。只見他神情倨傲,目中無人,顯然對自已的才學十分自負。
王元走到近前,掃視了一圈周圍的文人,冷笑道:\"就憑你們這些窮酸,也想和我爭奪功名?真是可笑。\"
他的話引起了眾人的不滿,但礙於王家的勢力,沒有人敢公然反駁。
張怡心中暗暗生氣,但她知道現在不是暴露身份的時候,只能強忍著怒氣。
就在氣氛變得有些尷尬時,突然有人高聲宣佈:\"別駕大人到!\"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高臺。只見一位相貌堂堂、氣宇軒昂的年輕人緩步走上高臺。他就是劉協,這次文會的主持人。
劉協環視四周,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諸位遠道而來,辛苦了。今日我們相聚於此,為的就是選拔人才,共襄治世大業。無論你們來自何方,出身如何,只要有真才實學,都將有機會在這裡一展抱負。\"
他的話讓在場的文人們都感到一陣振奮。張怡聽了,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劉協繼續說道:\"這次文會,我們將進行三輪考核。第一輪是即興作詩,第二輪是策論,第三輪則是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