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協即將趕往太原之際,黃巾之亂爆發了。

在過去十餘年間,正逢天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鉅鹿人張角以道教為遮掩,手持九節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在災情最為嚴重的冀州一帶救助生病的百姓,並開始傳教發展教徒。

張角以治病救人為掩護,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觀點,深得窮苦大眾的擁護。隨後張角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教徒,並以此建立了太平道教。

此後,張角派出弟子八人,去往四面八方宣傳教義,發展徒眾,\"以善道教化天下\",人民則早已對朝廷失去了信任,張角的太平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擁護。十餘年間,太平道勢力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達數十萬人。

張角把信徒按照地區,共設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首領稱\"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為大規模的起義做好了準備,意圖推翻漢朝,並建立由黃巾軍統治的的新天下。

張角手持《太平經》,選定於甲子年甲子日,即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並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響亮口號,按萬物興衰、朝代演變的規律,漢王朝大數已盡,作為土德、黃天的代表,太平道應當取代漢王朝。

公元184年2月,因門徒唐周告密,洛陽內應馬元讓被車裂,黃巾之亂提前。一個月內,大漢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起義的規模之大,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朝廷的預料。短短數月內,黃巾軍就佔領了大漢七州二十八郡,參與起義的人資料說多達數十萬。這場突如其來的巨大危機,讓整個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漢靈帝劉宏在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立即召集朝臣商議對策。殿中氣氛凝重,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叛亂,而是可能危及整個王朝統治的大事件。

\"諸位愛卿,\"劉宏的聲音中帶著難掩的焦慮,\"黃巾賊寇猖獗,危及社稷。朕要聽聽諸位的建議。\"

大將軍何進第一個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調集各地兵馬,集中力量剿滅黃巾賊。同時,我們還要防範西北的羌人趁機作亂。\"

宦官張讓也附和道:\"大將軍說得對。我們必須迅速行動,不能給叛軍喘息的機會。\"

劉宏點頭表示同意,隨即下令:

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統領全域性。

調集各地兵馬,集中力量剿滅黃巾軍。

加強西北防禦,防止羌人進一步作亂。

派遣朝廷重臣出任各地州牧、刺史,統領地方軍政。

然而,朝廷的應對措施在實際執行中遇到了諸多困難。首先是兵源問題。長期的和平使得朝廷的常備軍數量不足,質量低下。何進不得不大量徵召地方豪強的私兵,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地方勢力的力量。

其次是後勤問題。大規模調動軍隊需要大量的糧草供給,而連年的天災人禍已經使得朝廷的糧倉捉襟見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不得不向各地世家大族求助,承諾給予他們更多的特權。

在這種情況下,各州的世家們看到了難得的機會。他們紛紛表態支援朝廷,願意出兵出糧。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暗中擴充自已的勢力,為將來的局勢變化做準備。

冀州是黃巾軍的主要起義地之一,當地的世家首當其衝。袁紹家族作為冀州的大族,立即組織私兵協助朝廷剿匪。袁紹本人更是主動請纓,率軍與黃巾軍展開激戰。然而,在平定叛亂的同時,袁紹也藉機擴充了自已的勢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