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他出身於幷州的一箇中等家庭,自小就展現出非凡的武藝和才智。在黃巾之亂爆發時,張遼曾組織鄉勇抗擊叛軍,立下不少戰功。然而,他始終覺得自已的才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當張遼聽說劉協的事蹟後,他感到一陣莫名的激動。\"這位劉協,或許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明主。\"張遼暗自思忖。於是,他決定親自前往拜見劉協。
高順,字公理,汝南(今河南駐馬店)人。雖然出身寒微,但他天生就有過人的膽識和才能。高順曾在當地組建了一支精銳部隊,名為\"陷陣營\"。這支部隊以其嚴明的紀律和無畏的戰鬥精神而聞名。
高順也聽說了劉協的事蹟,他對劉協的治理能力和軍事才能深感佩服。\"這樣的主公,才配得上我的陷陣營。\"高順暗自下定決心,要投奔劉協。
就在同一天,張遼和高順分別來到了劉協的府邸。
劉協正在處理政務,聽到有人求見,便讓人將客人請到了大廳。當他看到張遼和高順時,眼前一亮。雖然他們都還年輕,但身上那股不凡的氣質卻無法掩飾。
\"兩位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貴幹?\"劉協和藹地問道。
張遼上前一步,抱拳說道:\"在下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慕名而來,願追隨主公左右。\"
高順也緊隨其後:\"在下高順,字公理,汝南人。帶領陷陣營八百精兵,願效犬馬之勞。\"
劉協聽罷,內心無比激動。他早就聽說過張遼和高順的名字,知道他們都是難得的人才。沒想到今天竟然同時來投,這無疑是天賜良機。
\"兩位能來相投,實乃劉協三生有幸!\"劉協熱情地說,\"我正缺少兩位這樣的得力助手。不知兩位可願意留下?\"
張遼和高順對視一眼,同時跪下:\"我等願追隨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協連忙將他們扶起:\"好!好!好!得兩位義士如此,何愁黃巾不滅?\"
張遼和高順都沒想到劉協會有如此舉動,一時間感動得無以言表。
這一幕被府中眾人看在眼裡,都為劉協的胸襟和氣度所折服。他們知道,有了張遼和高順的加入,劉協的實力必將大大增強。
當晚,劉協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既是為了慶祝張遼和高順等義士的加入,也是為了與民同樂。他下令在城中最大的廣場上擺設宴席,邀請所有百姓參加。
\"今日喜得兩位義士加入,\"劉協對手下說,\"我要與全城百姓同慶。你們去準備,務必要讓每個人都能吃飽喝足。\"
很快,訊息傳遍全城。百姓們紛紛湧向廣場,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們都知道,張遼和高順的加入意味著他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安全、更加美好。
夜幕降臨,廣場上燈火通明,宛如白晝。數千張桌子整齊排列,擺滿桌面並非美酒佳餚,而只是各種面製品,勝在量大管飽。劉協與張遼、高順一起站在高臺上,向所有人舉杯致意。
\"諸位父老鄉親,\"劉協高聲說道,\"今日有幸得到張遼、高順兩位賢弟相助。我在此向大家保證,定當竭盡全力,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繁榮昌盛!\"
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百姓們紛紛舉杯,高呼劉協的名字。
張遼和高順站在劉協身邊,看著眼前的盛況,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感動。他們知道,自已選擇追隨劉協是多麼正確的決定。
\"主公,\"張遼低聲說,\"能追隨您左右,是我此生最大的榮幸。\"
高順也說:\"主公仁德愛民,我高順願意用生命來守護您的理想。\"
劉協深深地看了他們一眼,鄭重地說:\"有你們相助,我劉協何愁大業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