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的六月,是一年中氣候最好的季節。
當你換上單衣單褲,面對青山秀水,張開雙臂,閉上雙眼,感受到混合著花草馨香的柔柔清風,從身上的每一寸肌膚與髮梢滑過,並伴隨著呼吸沁入肺腑的時候。
那種感覺,直教人甘願化入清風,融於大地,與萬物一起復蘇,生長,輪迴。
然而,對於此刻正置身考場的考生來說,卻毫無半點情致。
幾個月以來,為了迎接這位封建科舉的遺腹子,許多人緊繃的神經,只需輕輕一撥,就能嗡嗡作響。
而這其中,楊子成算是個例外。
楊子成的座位,正挨著教室的後視窗,相對於這場英語考試來說,他更在意的是遠處熟悉的美景。
此刻,兩眼望向窗外的他,腦海裡卻閃現著這樣的畫面。
畫面之中,他是一國之君,端坐於朝堂之上。
堂下便是一眾文武大臣,此刻正有大臣在向他奏稟:“啟稟聖上,此次科考之中,凡參與科考舞弊之官員考生,及其他人等,均已審明驗定。
現羈押大牢,聽候聖上處置.”
“既已審明驗定,即刻釋出公告,七日後,舞弊官員腰斬棄市,其他同案犯全部斬首示眾。
另外,連同其他涉事人員一起,將家產盡沒,發往災區作賑災之用.”
眾臣跪拜山呼:“聖上開恩!”
稟事大臣再求道:“聖上仁慈,將舞弊考生也一併處斬,懲罰未免過重。
還請聖上開恩,從輕發落.”
“開恩?如何開恩?自朕登位以來,南征北戰,驅逐外侮,威服四夷,安定天下。
考慮到連年征戰,百姓負累甚深,所以罷兵休戰以來,重水利,興農桑,開科舉,修法令,大辦貿易,大減賦稅,以期休養生息,百姓富足。
哪想這些貪婪恣肆之惡官吏,絲毫不體朕心不恤民情,短短几年,便大興貪贓枉法之風。
致使許多地方的老百姓,生活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比戰時愈發艱難。
為此,朕才特意在科考之前就曾頒下嚴旨:凡有涉及科考舞弊之人,無論考官考生,不分身份高下,一律極刑處置,絕不寬待!實指望能選拔賢才樹立新風,早日肅清吏治,富民強國。
可偏偏這些飽讀聖賢之書的考生們,竟全無半點是非與骨氣,更全無一絲對國家法度的敬畏之心,為求功名,幹冒殺頭之險,視朕之嚴令如無物。
如此作為,一旦為官豈不更加變本加厲枉法害民?如此之徒,又叫朕如何開恩?朕留之又有何用?留之還不如殺之,殺之以警天下,以正朝綱,也算是他們為江山社稷做了點貢獻吧。
好了,就這樣,朕意已決,勿需多言,即刻照旨執行吧!”
眾臣領命,跪呼:“遵旨!”
“朕還有一言,卿等謹記:為官一任,即便於國於民不能有大作為,至少也要做個問心無愧的好官。
廉潔勤勉,實心用事,就是作為一個好官的基本品質。
對於好的官員,朕是絕對不會吝嗇恩賞的,更加不會負了你們。
但倘若不加檢點,貪贓枉法殘民以肥,或是縱容親屬門徒仗勢凌人迫害百姓,那你們可就休怪朕冷酷無情不顧君臣之義了。
朕給你們的官俸雖不算富裕,比不得富商巨賈,可以任你們肆意揮霍。
但除了榮耀,權力,與諸多便利之外,收入相比於一般百姓之家,已足夠你們豐衣足食,過得體體面面了。
所以,你們當中,倘有看不上自己那份官爵俸祿的,儘可以卸下身上的頂戴袍服另謀他就,朕絕不勉強。
外面為了它幹校死命的人,還數不勝數呢!”
叮鈴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