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啊是朝廷事情,說什麼皇帝陛下出什麼政策了登記在這裡.”

“第二個板塊啊,要寫這大明順天府勘破了什麼案件,第三個就是桃色新聞了,這就寫那跟那個官員又娶了一房小妾,那個男的又被媳婦帶了綠帽子.”

“標題怎麼震驚證明來,比如什麼:震撼!一女子丈夫不在家竟然做出如此事情!”

“禽獸,一七十歲老頭半夜在豬圈乾的事情讓人不堪入目!”

“最後一個地方就很有意思了,可以寫一些笑話,也可以誇一誇咱們的‘天上月’到底有多好吃!”

一連講了好幾天,這些個窮酸秀才才明白了這報紙幹該如何去寫,教導完了這之後的事情自然就是楊軒來負責的。

當然李復是和他說了如何印刷如何發行的。

不然他可是啥也不懂。

撂下一群秀才在這裡奮筆疾書,李復拍拍屁股來到了楊軒的地方,按照李復所說,這店面一個月算一次錢。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短短十幾天的功夫,幾家店足足應收了四千兩銀子還都是純利潤。

有了錢就能辦很多事情,等楊軒忙完之後,李復,崔強還有楊軒坐在包間裡面叫了一份火鍋。

“李大哥,這事情多謝你了.”

崔強幹你了一碗酒,誠懇的說道。

此時的他已經知道了李復是如何出力的,也知道了朝廷已經派人前去救災了。

“沒事.”

李復擺了擺手突然問道:“你這回也回不去了,今後什麼打算啊?”

這話問到了點子上,崔強一臉苦澀,雖說陝西總兵被撤職了,但是參與這件事情的官員還多呢。

那些個縣令聽說都是被扒了一層皮才放回去的,自個?估計回去後想死都難啊。

悶了兩瓶酒,崔強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孤兒,靠著街坊鄰居的救濟才活了下來,一腔熱血來送公文。

也是不忍心街坊鄰居在饑荒中受苦受累,眼下這事情也解決了。

他也不想再回去連累他人,想要前往遼東去參軍,聽說那哪裡經常打仗,運氣好說不定能混點軍功出來。

李復笑了笑,突然拍著他的肩膀問道:“崔強,我這有一條路子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去,走好了也能報效國家!”

崔強苦笑一聲能,沒有說話,喝了兩碗酒後笑道:“走!聽李大哥的安排!”

“好!”

李復將桌上的碗筷全部收掉收掉,低聲說道:“據我所知這災荒還會再來!”

“明天乃至後年陝西山西皆是大旱!”

李復緊鎖眉頭道:“我想讓你去江南屯積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大旱?”

崔強皺眉道:“這有些不可能吧.”

怎麼不可能了?這崇禎年間可是有名的小冰河時期,大旱,地震,瘟疫,鼠疫,天災不斷!好說歹說這才讓崔強決定遠下江南去囤積糧食,為了以防萬一李復還讓他將著糧食全部都運回到北京城。

除了囤積糧食以外,李復還交給他了另一個任務那邊是收集人才。

只不過李復口中的人才,可不是那種精通八股滿口仁義道德的儒雅學士,而是鐵匠,木匠!以及能研究出新東西的高科技人才。

當聽到李復說這些人不管他們能不能掙錢幹活,全部聚在一起而後好吃好喝供著的時候不僅崔強不明白了,就連楊軒也是一臉詫異。

士農工商,雖然是這麼排行的但是這些個手藝人卻是實打實的社會底層人。

怎麼還想佛爺一樣給供起來呢?“這些你們不用管,只管收納人才,屯積糧食.”

李復擺了擺手,沒在過多解釋。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