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復倒是一臉吊兒郎當的樣子,隨意說道:“清君側?你們說的容易,不過九千孫的名頭你們可曾聽說過?”
底下的人果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看來又是一條魏忠賢的狗了!”
“若是你們自己說不出緣由,就不要在這裡含血噴人了!明明自己就是狼子野心,想要謀朝篡位,還堂而皇之的打出什麼旗號,真的是笑話!”
反正雙方都已經戰場相見,也算是撕破臉了,李復是什麼帽子難聽就扣什麼帽子,說話肆無忌憚起來。
果然底下原本來傳話的信使聽到這話,面色都變得有些沉重。
“你這廝統帥,是非不分!忠奸不辨!我們本來就是清君側的,有何不可?”
“那魏忠賢人人得而誅之!什麼九千歲,不過是個閹狗罷了,把持朝政,目無王法,他何曾對得起大明王朝?”
“貪汙受賄,買賣官職,把控朝政,結黨營私……十大罪狀,眾人路人皆知,卻不可輕言,否則便會被草菅人命。
這樣的閹狗,怎得是忠臣了?明明就是大奸臣!”
……底下的人怎麼難聽怎麼罵,彷彿就像是發洩情緒一般。
明明他們身後是七十萬軍隊,卻非要用這麼小兒科的方式。
李復不禁開始覺得,這些人深受八股文的荼毒,思維固化,也不一定是什麼壞事。
只見他一邊聽,一邊緩緩點頭,同時還瞟了一眼身後的小兵。
那小兵則是在城頭奮筆疾書,在碼垛的掩蓋之下,倒是不易被人察覺。
原來李復早就知道這些人來肯定有很多話想要說,所以專程找了個識字的小兵,站在自己身後邊聽邊記。
而且最損的是,他記好了,還讓這些小兵將這些話直接帶到宮裡頭給皇帝看。
小兵們自然是不理解的,甚至就連徐承安也看不懂李復的操作。
不過他們就算是不明白,還是按照李復所言去做。
李復不用想也知道,若是朝堂上魏忠賢看到這些,定會暴跳如雷,而皇帝也會被推上一個兩難選擇的境地。
崇禎皇帝是非常想要除掉魏忠賢的,但是現在他羽翼未豐,如今錦衣衛並未完全被他把控,禁軍又不在手上,自然是不可能動手的。
東林黨人可不會這麼想,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能放過。
他們只會火燒澆油,逼迫皇帝。
如此越做越多,若是大不敬,那便是更好。
李復相信,那個時候自己可指出之前白馬案的真兇,同時解決眼前之事。
因為在這個節骨眼上,恰好有七十萬大軍出場,那顯而易見這兩件事脫不了干係。
恐怕,什麼福王,什麼施鳳來,都是其中的黑手之一。
東林黨人為了重新把持朝廷的權利,還真是不擇手段。
想到這裡,李復竟然心中生出一絲酸楚,對崇禎皇帝生出一絲憐憫。
少年皇帝勤勤懇懇確實不易,而歷史上,居然還落得那樣的結局……此時底下的人在城門之下罵的口乾舌燥,但是李復看起來不過是合著眼打著哈欠,煞是無聊。
若是底下人不說話的時候,他還會譏諷兩句,等底下人真的罵起來,他又完全不在意的樣子。
如此果然是令人感受到什麼叫拳頭打在棉花上,氣人極了。
過了一會兒,那些人罵夠了,大約也是罵累了,底下不再有什麼聲音。
此時李復擺了擺手說道:“你們七十萬大軍若是真想打,就不要找這麼多堂而皇之的藉口,明明婊子還要立牌坊嗎?”
眾人聽聞登時登大了眼睛,甚至底下的信使氣道差點吐血,還想拿出弓箭射殺李復。
不過城牆這高度……射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