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郎中們會從這些學徒中挑選出一些聰明伶俐的人,進入啟蒙階段。”

“他們可以成為藥鋪的小夥計或者郎中的藥童。”

“嗯,這個階段通常也要持續三年左右。”

“那麼,在這個階段,他們又要做些什麼呢?”

柳如玉追問。

師父耐心地解釋道:

“夥計和藥童們除了幫忙幹活外,還得靠自已的努力去學習中醫的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中醫診斷學等知識,掌握中醫的基本概念、理論體系和診斷方法。”

“只有透過了這個啟蒙階段的考驗,對中醫學有了初步的認識,才有機會成為郎中的正式學徒。”

柳如玉聽得入神,她覺得自已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師父又告訴柳如玉:

成為正式學徒以後,下來,作為正式學徒就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中醫的四部經典著作了。

也就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這四本鉅著。

這個階段就是一邊做好學徒的工作,一邊進行學習,這就又需要3-5年的時間。

再接下來,只有考核合格的正式學徒,才能跟師臨證階段成為跟師郎中,需要跟隨郎中進行臨床實習,參與臨床診療工作,積累臨床經驗。

在期間,跟師郎中需要學習如何運用中醫理論和方法對普通病症進行診斷和治療,掌握常見疾病的診治方法和技能,而這個階段通常又需要3-5年的時間。

直到師父認為你已經真正具備了獨立行醫的能力,才會允許你出師。

此時,徒弟需要恭敬地邀請師父入座,並向師父行三次拜師禮。

然後,雙手呈上一份精心準備的“拜師貼”。這份帖子通常包含著徒弟對師父的感激之情以及對未來學習的承諾。

接下來,徒弟會端起一杯用紅棗和荔枝泡製而成的熱茶,畢恭畢敬地遞給師父。

這杯茶象徵著徒弟希望自已能夠早日立志成才,成為一名優秀的郎中。

而師父接過徒弟的敬師禮茶後,會輕輕抿一小口,表示接受了徒弟的敬意。

隨後,師父會將茶杯還給徒弟,徒弟則需要一飲而盡,以表達對師父的敬重。

最後,師父會送給徒弟一份回禮。

這份回禮通常是一個帶有美好寓意的葫蘆。

它不僅象徵著師父對徒弟的祝福,也寄託了師父對徒弟未來事業有成,成為一名優秀的郎中懸壺濟世的期望。

收到回禮後,徒弟則需要再次向師父進行行禮並道謝。

這樣,只有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學習,再經過不斷的淘汰,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