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農場灘塗改良田計劃 (第2/2頁)
七零:上海農場女知青 能吃能睡霸王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輛,並運輸到目的地,最後,再均勻地灑在從灘塗開墾出的荒地上。
這樣的分工既充分利用了人力,同時又保證了工作效率。
然而,這些灘塗剛變成的荒田,並非直接適合種植糧食作物。
由於這些土地原本是灘塗,只是剛被改造成了鹽鹼地,並且這些荒地就是發育在海水浸漬的鹽淤泥之上的。
而鹽鹼地的積鹽過程是發生在土壤形成之前,鹽源豐富且排水不暢,導致地下水位較淺,鹽分補給迅速,容易出現返鹽現象。
因此,將挖出的淤泥運往那些荒田進行中和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能馬虎。
另外,在對鹽鹼地進行改造已經實行了近二十年了。
經過深入研究,根據多年以來的經驗,決定在農場剛開闢的荒地上種植具有耐鹽性的經濟作物——棉花。
這是因為棉花的根系能夠涵養水分,其葉片覆蓋可減少蒸發和返鹽。
此外,棉花有很多的用途,還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計劃逐步將此地打造成一個棉花種植基地。
然後的方案就是讓河工一路把河道挖到那些改成了鹽鹼地的地方。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河水引入到這些地區,改善土壤的鹽分狀況。
一旦河道水系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日益完善,這片曾經的鹽鹼地就能引來上游的淡水。
有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後,洗鹽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
只需經過一段時間,這裡就可以開始種植大豆了。
大豆作為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具有許多優點。
首先,它能增加土地的氮含量,因為大豆根部的根瘤能夠固定空氣中的氮氣,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其次,大豆的根系還能分泌有機酸,有效地中和土壤的鹼性,進一步改良土壤質量。
透過持續的努力,土壤的酸性逐漸得到中和,土壤肥力也會不斷提高。
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上海農場已經成功的把大量荒地逐漸變成了可以種植水稻的良田,並且一直在不停的努力改造灘塗!
最終,我們將會看到,昔日的灘塗全都會徹底變為肥沃的良田,這絕非夢想,而是切實可行的目標!
這正是農場將灘塗轉化為良田的分步驟實施的戰略方針。